[get-weather-slider]

部落復振傳統醫療知識 面臨產業化、法規限制

大綱

雖然原民會及原鄉部落,極力復振傳統醫療知識,但同時也面臨產業化以及法規上的限制,例如在文健站手做的左手香膏、草藥產品、藥用保健飲品,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有沒有實驗證明療效?又或是可能出現廣告不實的狀況,都可能會影響原住民族傳統醫療知能、藥草知識的產業化、商品化;而在開發的同時,文化的傳承也成為重要課題。

松羅文健站照服員 Rimuy Losing(吳慧珍):「我們沒有辦法去做實際地公開、去販售,因為它只要是談及醫療效能,甚至是沒有經過驗證的功效,都有可能去觸犯,相關的法律不管事食安法,或者是說廣告不實,所以我們只能在部落內。就是長者們互相分享。」

松羅文健站積極復振傳統植物知識建構,並且開發出一系列的藥草產品;但想要減少法律風險,在面對文獻的稀缺、藥草療效是否經實驗證明,避免長輩跟風濫用造成傷害。

松羅文健站照服員 Rimuy Losing(吳慧珍):「只可惜這樣的文獻資料比較難找尋,甚至是說有一個很明確的數據,去告訴使用多少C.C.然後多少劑量,這樣去使用傳統醫療植物是相對安全。」

雖然目前只能蒐集長者的經驗,但傳統知識延續不能斷,因此學者就提出產學合作,讓傳承知識的同時,也能發展出屬於部落的經濟產業。

明新科大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處長 tiwaS·tara(林杏):「那我們可能需要針對這些植物,去做一些技術上的研發,比方說跟改良場合作做一些研發跟設計,可以更提升在我們所有的保種的狀態之下,可完善的利用之後、可以真正地商品化。」

台東農改場作物改良科副研究員 薛銘童:「衛福部許可的,它公告在可供食品原料清單上面的,這些植物是我們可以來開發利用的,那如果說要開發做加工利用的,必須是要它上面表列有的。」

學者也期盼政府能協助出版,各族群傳統植物紀錄,並且擴大辦理課程研討,而在強化部落經濟的同時,向下扎根的就很重要。像是阿里山新美文健站就與學校合作,利用空閒的空間種植鄒族傳統作物,讓學生可以時常看見植物,也能在獵人營、文化課程中學以致用。

新美文健站督導 Yangui e Teneoana(莊惠芳):「7、80歲,8、90歲長者去採集,其實可能會有一些風險,所以我們希望把這些傳統植物,集中在一個地方種植,長輩要去分享的時候,他就可以利用這個空間,期待這個地方可以成為鄒族傳統植物教學,一個示範區域。」

台東農改場作物改良科副研究員 薛銘童:「所謂的部落文化傳承的一塊,我們透過這些,把耆老的智慧記錄傳承下來,然後在部落裡面,我們透過一些時農教育,或是部落對小朋友,這些文健站對小朋友的教育,這些傳承來把它傳承下來。」

讓生活成為傳統知識傳遞的場域,發展更生活化的經濟產業,是當代原民社會關注的焦點;而要在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並進的同時,如何保障文化健康權也成為各界重要的課題。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