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歲時祭儀、設立文化健康站,都是現今原民聚落的重要課題,設立聚會所往往也是部落文化延續的核心場域;而金門的族人等了20多年,如今也盼出曙光。
金門縣台灣原住民協進會理事長 Tenged(林忠義):「聚會所從我們協會成立開始就是這個第一要務,因為有聚會所的話,我們可以辦很多我們原住民的文化傳承活動。」
金門縣台灣原住民義工協會理事長 Ali(高凡媜):「編織、還有手工藝品、還有舞蹈,這些空間是想說能再擴大一點,因為它這邊的樹木是太多了。」
雖然金門只有1千3百多原民人口,但是文化的延續不能等,不管是族語課程、樂舞練習、還是手工藝傳承,地方原民團體也在有限的資源中創造傳承的契機。
金門縣台灣原住民協進會理事長 Tenged(林忠義):「天花板很危險,那是海砂屋;那在不影響軍方的要求之下,我們可以承接的部分就是結構技師要幫我們算要怎麼樣去補強。」
原民會公共建設處科長 林敬淵:「因為他們是說要去做先修繕既有的聚會所(建物),那我們說可能在結構的安全性的部分要先去做評估;那這個部分我們會內未來是有核,規劃設計費的話我們也會來予以協助。」
不過,什麼時候動工是族人最在意的,原民會則表示,日前也提供相關意見,仍待地方政府提報修正計畫核定,就能標案發包動工。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