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美!太平洋時裝秀 台灣設計師秀出原民精神

大綱

《太平洋藝術節》除了強調傳統藝術之外,也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與現代結合;台灣的時裝秀就登上了藝術節的主舞臺,由三位國內重要的傳統技藝傳承者,將他們的傳統技法融入在時裝當中,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回響。

一件又一件美麗時裝,從舞台黑幕後走出來;台灣原住民族時裝秀,登上《太平洋藝術節》主舞臺。

共二十多件的作品,分別來自Sigesile Kalidoai、Yuma Taru、許春美(Ljimiang Pacekelj),都是擁有編織等傳統技藝的重要文化傳承者,傳統融合現代的表現讓同樣有設計師背景的觀眾大呼過癮。

民眾 Eguanakampala:「很吸引我的是他們將編織融進服飾裡,因為他跟我的設計作品很相似,很好的裁剪技巧,然後去彰顯他們的文化以及來自哪裡。」

時裝秀創作者 Ljimiang Pacekelj(許春美):「像中國旗袍那樣子的款式的話,我大概是織一個禮拜,然後做大概也要三、四天,因為不光是織布、還有設計成服裝,然後服裝上面我又加了我們傳統的綴珠繡。」

時裝秀創作者 Sigesile Kalidoa(西格希.卡里多愛):「我就可能會應用一些技法或一些我田調出來的研究圖紋文化內涵,去做當代服飾的轉化,這是我主要在走的方向;希望我們的服裝能夠走入當代,每一個人都能夠穿起來。」

台灣細緻的刺繡、綴珠繡還有傳統織布技巧,呈現原住民族多元的服飾技藝,這也是各代表團感到最好奇的部分。

時裝創作者 Yuma Taru(尤瑪.達陸):「我們南太平洋他們比較多的是編、用編的方式來做服裝,又或者是打布成衣、就是用樹皮布來做,上面有很多的花紋;他們就會很好奇我們的花紋這麼樣的繁複,然後他們就會問什麼樣的意思。」

臺下觀眾緊握手機拍下服飾的美麗時刻。Yuma Taru表示,能與傳統技藝重要傳承者合作,主題以「航向南海」,希望能將台灣原住民族多樣的傳統服飾技藝以及圖紋,與其他太平洋地區分享。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