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長照賽普計畫將退場 光復鄉人力缺口大

大綱

因應高齡化社會,花蓮縣政府推動原住民族部落「長者照顧賽普計畫」,並且向中央爭與3208萬元經費的4年計畫,然而這項計畫即將退場,未來要如何解決長照缺口也成為重要議題。像是之前馬可認賽普站成功轉型為文化健康站,但光復鄉地區長者眾多,因此族人期待公部門能夠協助盤點,並且補足長照量能不足的問題。

為了提升部落長照量能,花縣府向中央爭取3208萬元經費、自109年啟動賽普站計畫,照顧天數為一周三天;但是挹注資源及照顧天數不如文健站,讓長者無法穩定接受照顧,形成在地族人希望解決的長照問題。

日前馬可認文健站在眾人的見證下,正式從賽普站轉型成為文化健康站,讓在地長者平日終於有一個穩定的去處。然而根據統計,光復鄉人口1萬1千多人、原民占51%,符合長照需求者就有1千多人,但目前僅設立12處文健站,顯然還有很大的照顧缺口,因此在地族人也提出跨領域合作以及空間資源盤點的訴求。

花蓮縣議員 Lamen Panay(蔡依靜):「未來希望在部落裡面可以結合其他,可能一粒麥子還有其他照顧站,以及農會也有綠色照顧,在整個區域上面,大家的橫向串聯是非常重要的,那在不足的部分,希望更多的公共空間,來共同努力創立新的站點。」

原民會表示,目前全台設置510處文健站,其中不到1/3的部分是在私人建築、也就是教會空間,公共空間則在逐步調整,至於光復地區長照量能缺口部分還需要再評估。

花蓮縣原民處輔行科長 洛金‧達紹:「未來還有4站將在縣府輔導之下,協助升級轉型文健站。」

原民會副主委 Qucung Qalavangan(谷縱‧喀勒芳安):「很多案例可以用學校也可以用活動中心,那現在在做的部落聚會所,我們都有開放設立部落學習教室,所以未來興建的聚會所,我們也會請他們設計規劃、部落文健站使用的空間,這是原民會一直朝向的目標。」

目前花蓮賽普站還有4處,分別在秀林水源、壽豐池南、萬榮大加汗及馬太鞍等部落,未來將優先規劃轉型文健站;但在有限資源下,要如何突破條例框架、補足長照缺口,也考驗公部門的行政智慧。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