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東華大學原民樂舞藝術系 第二屆畢展登場

  • 發布:2024-05-23 19:28
  • 花蓮市
  • Looh

大綱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開設立全台唯一的原民樂舞學程,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專業領域作為發展目的;學生們身體力行在田野學習,以各自族群別獨立創作,製作2件靜態展及9組展演作品,即日起在花蓮文創園區舉行畢業展。

策展人這次排灣族語創作歌曲為主,講述生命經歷中「陪伴」深刻的成長體悟。

2019年設立的全台唯一「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讓學生學習原住民族豐富多樣的樂舞與藝術內涵;今年則是第二屆,畢業展當中充滿了學生採集的音樂以及肢體表演藝術。

班導師 王昱心:「這次多了非常多的音樂創作,不僅是在肢體的表演藝術以外,靜態的創作還有加上大家的在劇場上面學習;我們要非常謝謝很多的老師在他們的課程裡面給予很多的養分,所以這次的展出可以看到非常多元。」

東華大學邀請安梓濱及東冬・侯溫擔任指導老師,安梓濱說:看見孩子從懵懂到獨立創作,對原住民樂舞的知識建構,他有很深的期待。

指導老師 Pasuya e Yasiungu(安梓濱):「其實我們一直很努力在建構台灣原住民的有關樂舞藝術的這個主體的一個知識的建構,從他們剛開始進來對自己未來的一個想像其實還懵懂無知,到現在已經可以獨立創作出一個作品出來,我相信這個四年過程當中,他們的成長經驗是我們大家一起有目共睹的。」

策展人表示「久即日常」是這次展覽主題,他們是109年入學以此作為發想,「9」與「久」同音,意指創作者經過長久以往的練習,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與堆疊,並在大學四年之中不斷實踐。

策展學生 Ripun tjaudring(范文凱):「音樂的創作編曲,這些都是我們在這邊學到的,還有我們實作、傳統飾品的這些技術工藝;我自己也很喜歡唱歌,這次我想說自己試試創作、然後用族語來創作,用我們自己的故事、加上我自己的旋律、我自己族群的語言,可能這樣的感動度會更高。」

學生們身體力行在田野學習和多方思考藝術,共同製作2件靜態展及9組展演作品,都以各自族群別獨立創作;每天都有靜態展至24日晚上七點,25、26日兩天下午三點在文創園區第17棟有售票展演,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