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鱉高手 潘國俊:「一隻鱉在水面上,看到的時候,一出竿、一定要到牠的上面,就直接勾起來。」
專注的眼神,繪聲繪影地說著捉鱉的經驗,阿美族的潘國俊,回憶兒時長輩捉鱉的過程,擅長釣魚的他突發奇想、自製特殊魚鉤,突破過往捉鱉的限制。
捉鱉高手 潘國俊:「小時候的時候也看一些老長輩,他們捉鱉都是叫棉繩釣法,就是用鉤子放豬肝插在岸邊,大概一個晚上再去收一次,後來就覺得奇怪、鱉都會浮頭,為什麼我們不用別的方式來捉?我就想說用白天來捉,自己也做鉤子、也去練習自己的準度。」
即使再有經驗仍有可能會被鱉咬到,而老人家口耳相傳,聽到打雷才會鬆口,潘國俊也闢謠一旦被咬到就不要動。
捉鱉高手 潘國俊:「動的話牠越咬越緊,脖子越縮那你更慘,被咬到、你就趕快放地上,你的手靜置不要動,不要動的話牠自然就會鬆口,擺動的話會像之前我手這邊有被咬到,一塊肉都不見了。」
從事捉鱉已有六至七年,也豐富了他的斜槓人生,而最大的成就也是為漁民除害。
捉鱉高手 潘國俊:「可以幫一些漁民去除害,因為牠這個鱉對一些養殖業來講,一些小魚苗、小蝦牠都會吃,所以說養殖業者他會虧啦。」
如今斜槓捉鱉的他,只要有捉鱉需求、他都不辭辛勞提供協助延續老人家的智慧,在當代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也讓文化的延續有更豐富的面貌。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