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訴求,以及急迫性,就是希望氣候變遷因應的相關法令能儘速擬定。其中氣候變遷也牽涉原住民族,以及人權的相關議題,未來法案方向該怎麼走?也是各界討論的重點。
對於氣候變遷議題,交大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指出,「過去大家都有一個想法,這些大的災害過去之後,大自然就會慢慢地恢復,可是從這幾年現象看起來,好像不是這樣」。
令國人怵目驚心的畫面,就發生在高雄桃源區,沖斷的明霸克露橋也讓氣候變遷議題浮上臺面。從國外事件來看,無論是海平面上升威脅海島土地,或是久久不止的森林大火,氣候極端,各國原住民族居住環境首當其衝。但放到國內來看,多處水災造成原鄉公共建設損毀,或是每逢降雨就要即刻遷村,台灣原住民族也難以置身事外。
於是各界針對氣候變遷相關法案提出修訂,當中立委伍麗華就曾引用聯合國「地方社群和原住民平臺」觀念,期盼在前期的公聽會等過程,重視族群主流化聲音。
為此,民進黨立法委員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提出,「到時候會要求說,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去,透過這些關心這些議題的社團組織,能夠一起地來進入討論」。
氣候變遷同樣威脅平埔族群的安全,但族群正名未完成,族人擔憂因應辦法恐怕忽略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因此,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執行長Kaisanan Ahuan (王商益)提出看法,「我們相關的人權保障,其實是國家沒有立法,去為我們相關的居住正義、或者是災害的防治相關的法律,都沒有(建)立」。
這也是現階段,部分民間團體關注的議題,如何在環境保護及人權議題取得平衡?民團拋出「調適政策」,以社區為主,設計出一套完善的規劃。
環境正義基金會代表葉于瑄表示,「那我們是不是必須要了解說,不同的地區,當我們要去發展,這樣一個社區為本的調適的時候,這邊的人口組成是什麼、他們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才能夠在安排政策的時候,不會反而造成更多的人權侵害 」。
在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同時,各界紛紛喊出公民參與機制,就是因為氣候變遷不分你我,是大家都要共同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