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林保署啟用防盜伐資訊站 公布盜伐成果

大綱

面對非法盜伐對森林資源造成的破壞,林保署在29日公布盜伐成果,以防治為核心原則,並與檢警、公私部門及部落合作,推動在地巡護與部落共管。

為了更有力的守護森林,面對非法盜伐樹木的破壞,林保署在29日公布森林盜伐成果及資訊站啟用,不僅導入科技監控、建立預警系統等方式,更是攜手檢警、公私部門及社區合作,並且結合了原住民族智慧與在地經經濟,推動在地巡護與部落共管。

南庄地區代表 根誌優:「把護管員在做的完整那一套教我們、我們也很樂意學,譬如說巡護的軌跡、設定點等等,那當然假如說能夠給予更充裕的資源當然是更好;當你真正在山林巡護的時候那面積太廣了,而且隨時你會碰到什麼樣的危險你真的不知道,打個最簡單身上的裝備或是通訊的器材。」

林保署提出四大策略,將盜伐資訊公開,讓外界更了解議題才能促使協力;接下來也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而對於市場端也建立市場機制,阻斷非法販賣木材;最後則是消弭貧窮、減少犯罪誘因,透過翻轉山林治理策略,以事前預防重於事後的查緝追訴。

林保署署長 林華慶:「怎麼樣預防盜伐的行為發生這個是過去比較忽略的,我們的職責應該是在不要讓森林盜伐事件發生、也就是在預防這部分,這也就是在過去這大概已經有7、8年的時間我們所特別著重的。」

而從過往的盜伐案例去分析,很多參與盜伐者常因經濟因素而誤入歧途,如何創造經濟且傳遞完整資訊,也是達到改善山林守護的防治措施之一。

國立台北大學副教授 陳湘繁:「盜伐事件背後所反應的它不僅僅是原木市場的供需問題,它還牽涉到偏鄉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就業、那以及家庭或者學校功能等等,那其實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很多是資訊的一些落差或者法治觀念的薄弱,所以如何去傳遞清晰正確的資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

林保署說明,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91個部落一起共同參與巡護,未來也會持續與山村部落合作,並且推動法令鬆綁及創新政策工具,協助部落推動綠色森林產業、提升經濟,讓原木盜伐事件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