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落幕展開新局面,31日多個民間團體,召開記者對新政府的未來施政提出建言,更說賴清德是總統也是一位醫生,在醫療照護上更要追上國際標準。
台灣教授協會長 陳俐甫:「其實符合國際標準的治療指引有好處,很多國際的藥廠會在台灣實施比較便宜,甚至免費治療的機會,也讓這些病患家屬受益,這也節省國家健保的負擔。」
民團也指出,在賴清德參選的政見當中,百億癌藥基金列為醫療重點政策,不過現階段,全台超過80萬個癌症家庭面臨沉重的自費治療負擔,病友等待新藥納保的時間也很長。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麗娟:「現在最新的統計是要等待平均787天,也就是超過2年了,即便是健保給付,因為我們都知道癌症新藥是非常非常地昂貴,因為財務的衝擊太大,所以我們的給付也嚴格地限縮。」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 劉桓睿:「大部分健保的收入是來自於受薪階級的,其實它(健保)是很難有所明顯地成長的,如果我的政府稅收它沒有辦法挹注進來的話,其實這也會造成一個世代跟階級的相對剝奪感。」
以國家的整體角度來看健保的改革,而不是單純在健保內做資源調整;理事長劉桓睿也強調,經過社會變遷、人口結構改變,國內人口平均年齡也提高,醫療成本支出也應當呈現正常長,健康是一場投資,唯一的回報就是有效幫助民眾維持健康,而眾所期待的百億癌藥基金更要有感施政。
整理:施容亘/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