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 社會 大馬村 災後清淤 自來水尚未恢復 花蓮光復 大馬、大平村用水未恢復 盼加速溝渠、管線清淤 20 鏡頭可以看到部分居家淤泥都已經清得差不多,不過現在大馬村以及大平村用水尚未恢復,剩餘的沖洗清潔沒辦法進行;且衛浴排水管線以及連接到馬路上的溝渠主要大水溝、仍被泥土淤積,所有清理工作只能中斷。 2025-09-29 19:07
交通 原鄉 交通管制 堰塞湖泥流 花蓮光復 部落居民籲配合交管 避影響救災、物資運送 26 心繫遭到堰塞湖泥流淹沒的光復鄉,泰雅爾中會號召全台各地教友在教師節連假的最後一個夜晚、28日晚間趕赴災區,希望盡一己之力投入救援。 2025-09-29 19:03
交通 原鄉 涵管便道 花蓮光復 馬太鞍溪堰塞湖 馬太鞍溪橋沖毀! 交通部:10/15前建好涵管便橋 166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洪水夾帶砂石沖毀下游馬太鞍溪橋,台9線光復北上交通中斷,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現勘便道可能的路線與工程將先埋設大涵管提升抗災能力,接著做鋼便橋,公路局已進場上游涵管便道施工。 2025-09-29 12:09
生活 風災 樺加沙颱風 災後重建 災應協調所 花蓮光復 光復鄉天氣放晴 各單位全力投入清淤、救援 21 經濟部次長 賴建信:「搜救還有第二個部分,家園的復原跟工程搶修的作業,分別在每天早上召開工作會議、下午也會做工作的檢討會;除此之外,我們會透過視訊方式跟中央應變中心隨時對接資料。 2025-09-25 19:28
原鄉 風災 垃圾海 堰塞湖潰堤 花蓮光復 馬太鞍溪 洪水消退驚見「垃圾海」飄惡臭 居民急求助 12 花蓮光復鄉的洪水退去之後,卻留下滿坑滿谷的垃圾,尤其是光復鄉中正路的住家附近,已被長達兩百多公尺的垃圾包圍,馬路像是垃圾場、連稻田也變成垃圾海,居民回不了家,臉上掛滿了無奈。 2025-09-25 19:08
原鄉 風災 堰塞湖溢流 樺加沙颱風 花蓮光復 阿陶莫部落 堰塞湖溢流災後第三天 阿陶莫急需外界支援 63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當日洪水如同海嘯般襲來,短短幾分鐘內阿陶莫部落瞬間淹沒、水位高達兩米一,居民來不及收拾,緊急爬上二樓、甚至破窗逃到鄰居頂樓避難。 2025-09-25 12:15
風災 花蓮光復 馬太鞍溪洪水再襲 院長勘災行程緊急喊卡 59 記者 Calaw:「早上原本行政院長要來馬太鞍溪視察,但因為林保署發布有新的一波洪流要來襲,預估水量三千萬噸,因此早上的視察緊急取消。 2025-09-24 12:19
風災 花蓮光復 馬太鞍溪堰塞湖 堰塞湖溢流水淹光復鄉 釀14死34傷逾120人失聯 56 記者 zemzem:「是的主播,現在記者的位置是在花蓮光復大同村的佛祖街跟中正一路的T字路口,收到最新的消息,在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疑似在稍早之前有發生潰堤的現象,預計會有3,000萬噸的水從上游往下游來沖;目前光復的居民也在警消的引導之下,快速地要從社區進行避難、趕快離開家園,因為目前水勢已經沖到社區,原本已經退水的街道現在又開始湧現水量,目前居民也慢慢地在收拾家當、離開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我們橋的上緣已經停放了許多車輛,它們就是怕水會沖進道路所以停在高處。 2025-09-24 12:15
交通 風災 樺加沙颱風 花蓮光復 鐵路搶通 馬太鞍溪堰塞湖 台鐵北迴線恢復全線通車 193縣道持續搶修 111 馬太鞍溪暴漲沖毀橋梁,讓南來北往交通一度中斷;鐵路方面,台鐵已在24日上午八點搶通,確保北迴線全線通車,而公路交通仍是最大挑戰。 2025-09-24 12:08
風災 Fata'an部落 原民會副主委 花蓮光復 馬太鞍溪堰塞湖 原民會副主委赴災區關懷 協調救援、安置工作 109 原民會副主委 Kati Mayaw(陳義信):「(現在能夠做什麼?)先實際地來了解狀況,當然有很多不幸的事情、我的故鄉也變成這樣子,所以待會我就到前進指揮所,我還要再繼續到更深入的這個比較危險的地方。 2025-09-24 12:05
原鄉 風災 大平村老婦溺斃 花蓮光復 颱風樺加沙 光復鄉八旬婦遭洪水吞噬 家屬盼中央協助 38 罹難家屬 石女士:「我媽媽被水淹沒了、走了,屍體還在家裡,被泥土都掩蓋了,昨天(23)她沒辦法逃出來沒辦法,我先生跟我兒子去救我媽媽,也差點被淹沒,可是屏東的消防隊來幫忙救我老公,所以他們三點多才回來,現在我媽媽的大體還在家裡,沒辦法把她的遺體用出來,媽媽87歲...。 2025-09-24 12:04
風災 樺加沙颱風 花蓮光復 馬太鞍溪堰塞湖 洪水湧入部落民宅 多名居民受困等待救援 9 畫面中可以清楚看到,大量漂流木和泥流石塊隨著洪水沖進Fata’an部落,一戶戶民宅被泥水淹沒,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部落年齡階層青年立即自發組成搜救隊,冒著風雨與湍急水勢,走遍部落街道每個家戶,協助族人一一脫困,並將揹著長輩越過泥水,展現真摯的團結力量。 2025-09-24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