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 生活 原住民族傳統作物 原鄉作物保種行動 交流分享會金峰登場 73 農友歐媽媽在芋頭田間介紹著自己栽種的芋頭,以及如何分辨種類,不過近年飲食文化的改變,以及人口外流,作物栽種面積下滑,也讓芋頭種原快速流失,不過,金峰鄉嘉蘭部落的歐媽媽,以友善無毒的耕作方式,至今仍努力保有8種芋頭的品種。 2024-04-25 19:25
生活 社會 就業保障 移工 營造業移工開放引進 立委促保障原民工作權 36 112年,內政部開放階段性引進營造業的移工,先行開放總額8000名,並視執行情行增加開放到1.5萬名,勞動部也陸續在核定當中,但是立委指出,原民男性從是營造工程業占24.76%,也就是每4位男性,就有一位從事營造業,開放移工來台緩解缺工潮樂見其成,但是原民族人的就業保障,更要加緊腳步。 2024-04-25 19:17
生活 受災狀況 建物盤點 紅黃單 紅黃單建物盤點 林右昌:中央積極協助拆除 32 403花蓮地震之後,過了20多天仍是餘震不斷,花蓮又有建物傾倒,立委追蹤震後紅黃單後續處理情形,內政部長在立法院答詢時說明,危險建物的總件數已經超過2千件。 2024-04-24 19:15
生活 停電事故 重啟核電 頻傳 國內停電事件頻傳 環團:核電並非能源解方 13 就快要進入夏季,但是近日停電事故卻頻傳,也讓台電成為了眾矢之的,到底要不要重啟核電?也讓403花蓮強震、餘震頻繁的當下,成為環團專注的方向。 2024-04-23 19:14
生活 最新說明 有感地震 氣象署 花蓮整夜有感地震不斷 氣象署最新說明 26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吳健富:「在4月22日5點8分花蓮壽豐這邊,發生規模5.5地震之後,密集地在10幾個小時發生了很多密集的地震,包含了凌晨的2個規模6以上的地震。 2024-04-23 12:48
生活 台東卑南遺址公園 台東慢食節 2024台東慢食節 卑南遺址公園盛大登場 52 建和射馬干部落家長以及孩童們吟唱卑南族民謠,為活動展開序幕,今年台東第一場的慢食節活動,20日在卑南遺址公園舉辦一連兩天的遊程,現場有吃有玩還有體驗活動,一早就有許多遊客排隊體驗搓愛玉。 2024-04-22 19:09
環境 生活 潭南 螢火蟲季 文化結合生態 潭南螢火蟲季秀原鄉之美 31 學生帶來傳統的報戰功展演,以布農族文化,宣告潭南螢火蟲季正式起跑,4、5月是信義鄉賞螢火蟲的最好時機,為了能夠持續活絡地方發展,公所每年也都藉由螢火蟲季,規劃生態導覽、布農文化體驗、以及農特產推廣等,讓遊客們好吃又好玩。 2024-04-22 12:47
生活 Papodawan 傳統漁法裝置 奇美部落 奇美重現Papodawan 記錄典藏傳承珍貴文化 102 兩人協力把水中大石頭滾動排列之後,依序把每袋25公斤以上的沙包堆疊放置,形成一個小型的水道。 2024-04-22 12:42
原鄉 生活 偏鄉社區婦女 台灣金融研訓院受到介惠基金會 財務觀念 系統性金融普及教育 翻轉偏鄉弱勢處境 107 為了幫助偏鄉社區婦女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與能力,台灣金融研訓院受到介惠基金會的邀請,共同策劃系統性的金融普及教育模式,協助婦女金融理財能力的養成,翻轉偏鄉貧弱的困境。 2024-04-22 12:29
生活 創意釋迦咖哩飯 台東大學 鳳梨釋迦 釋迦多元行銷 台東大學推新冰品、料理 63 將整盤去皮的鳳梨釋迦倒入鍋中,與紅蘿蔔一起水煮,接著再加入咖哩塊慢火伴攪,最後起鍋前,再加入少許釋迦鮮果,增添口感層次,這道創意釋迦咖哩飯就大功告成。 2024-04-22 12:17
原鄉 生活 社會 五感體驗推動活動 想見藜–紅藜季活動 金峰鄉公所 包阿粨、賞花海 金峰紅藜季系列活動登場 92 撈一杓小米紅藜,鋪在假酸漿葉上面,加上豬肉,最外層再用月桃葉包裹起來,綁上棉繩固定,排灣族的傳統美食「阿粨」就製作完成,這是金峰鄉公所辦理的「想見藜–紅藜季活動」,其中這場包粽活動,吸引上百名遊客報名參與,就連外國朋友特地來體驗。 2024-04-22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