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期間不少家長帶小朋友出門玩,不過台灣的少子化問題逐漸變得嚴重,從2020年開始,已經連續3年人口負成長。
家長A、B:「收入也好、或者是有爸媽或家人幫忙帶,才比較有可能多生養,公托也要搶得到,不然私托一個月2、3萬。」「當然補助會有一點,不過教育費其實說實在的才是花費最高的。」
內政部統計,台灣的出生人口連續9年下滑,2015年還有21.3萬人,之後每年都往下掉;到2022年剩下13.8萬,今年上半年更只有6.6萬多人,導致全年的出生數可能不到13萬。而在這樣的數據當中,彰化縣的表現相對給力。
彰化在地民眾:「有家人可以一起幫忙,雙薪的話(生活費)是一定夠,消費也沒有說到很貴,報戶口(補助)3萬塊。」
以縣市來看,上半年的粗出生率六都當中新北市最低,而全台最敢生的縣市則是彰化縣、有千分之7.69。但是大環境的物價高、低薪等因素在前,就算是各縣市政府有生育相關的補助,對生育率的幫助也很有限。
台大退休教授 薛承泰:「經濟的因素只是個必要條件,沒有這些經濟誘因生育率還會跌得更兇,相關觀念必須要有人帶動,這樣的一個狀況下去對台灣來講,根本不需要有外在任何的威脅或戰爭,最後它就會自然亡。」
專家指出,補貼政策並非是影響民眾生育的重點,除了經濟誘因外,是否能帶動生育觀念並妥善解決照顧、教育等問題,才有機會找出解方。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