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4.2公尺黑色的漁網被鐵件撐開,摻雜一根根白色繩索,以它本身在重型機具切割後形成的原本樣子拼湊圖形,一字繡的編織語法表達身體的勞動感,將修補、找回斷裂的族群文化經驗注入作品當中。
藝術家 Eleng Luluan安聖惠:「我的織女在繡的過程說聖惠姐我頭暈了,身體找不到可以靠,很像在海面上的感覺,這就是我在實驗的過程裡常常感受到這個。其實我們那種在動盪的狀態,我們人也是這樣子。」
魯凱族珍貴價值的陶壺,在黑白相間的顏色裡增加些許色彩妝點。紫色的繩索是用傳統祭祀用的杜虹所開出的紫色花朵暈染,增添作品的儀式與神聖性。廢棄的圓形輪胎皮,彷彿傳統服中的錢幣飾品。
Eleng Luluan安聖惠:「我沒有想到你們長出這個樣子,所以其實我也滿震撼的。我是滿感動作品本身的那種回饋。」
莫桑比克籍藝術家 David Aguacheiro :「我看到這個作品感覺它在訴說我自己的故事,我喜歡這個藝術品因為它的樸實,採用了丟棄物資,給予了它們新生命放在這個地方,非常非常的美麗。」
《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重新賦予廢棄的海洋漁撈物品新生命,除了探索過去、現在、未來原住民族的處境外,白色繩索也呼應海洋與陸地間的等高線,隱含人類習以為常吃到漁獲的背後,存在大量捕撈危害生態的隱憂,更與港口產生對話。在面對當代快速逝去的美好傳統以及生態危機,世上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責任編輯:黃昱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