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花蓮縣政府統計,今年一到九月主要景點遊客人次,僅五百九十二萬八千,比去年同期少了近一半,走進花蓮市區的中山路、公正街一帶,過去人聲鼎沸,如今卻是一間間店鋪貼出招租公告,曾是觀光指標的「金三角商圈」,如今顯得格外冷清。
遊客:「地震影響,(你們以前來花蓮有滿多人的!)對呀,(現在對比起來感受怎麼樣?)差不多少一半以上,(人都差很多?)對,(你們去逛夜市嗎?)有啦,可是人少了一半人。」
商圈業者 黃隆恩:「(有水災的部分你有受到影響嗎?)水災的部分也是剛開始的時候,有受到影響可是後來,因為滿多外地人來光復,那個鏟子超人救災,然後有帶動一些觀光的經濟。」
花蓮觀光處資料指出,花蓮住宿率已從地震前平日七成五、周六八成八,暴跌到目前平日三成、周六四成;除了天災影響外,國境解封後國人瘋出國、國旅需求銳減,更讓花蓮雪上加霜。
民宿業者 廖麥渴:「現在沒有,我那一天就連假去(市區)然後完全沒人,那我們不是說希望,我們去買每個店我都要排隊,而是說人潮那個差太多了,(景象已不如從前?)對,而且你去街上那個車流量你就知道,因為車流量那麼少,當然還是希望中央跟地方政府可以配合,因為大家一起合作把花蓮的交通也好、觀光也好,一起都往上提升,那我們地方真的都是在撐。」
業者表示除了地震天災連連導致遊客減少,花蓮市區店面也被波及,整個市區人潮一度消失,商圈氣氛也跟著沉寂,以往熱鬧的原住民一條街更是如此。
原住民一條街業者 陳福松:「災情也是有影響到遊客來的路線,讓他不敢過來也有可能,(跟往年有沒有差很多?)往年的生意差距有差不多30%,(會不會希望有很多政府機關,能夠協助看怎麼解決?就是災情之後的這種慘淡情況。)如果政府機關來幫我們曝光,如果說再加強一點的話,我們可能會比較好。」
面對困境,不少店家選擇苦撐自救,嘗試線上行銷、聯合促銷,希望重新吸引遊客回流,業者盼望政府能推出更多具體輔導與補助措施,讓花蓮觀光產業早日回溫、重拾榮景。
責任編輯:黃金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