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a’an部落邀請花蓮縣政府及光復鄉公所召開部落會議,討論安置中繼與農地復耕的議題;會後部落高票達成共識以Nalacolan作為安置優先地點。
Fata’an部落會議主席 Lo’oh Amid(徐清德):「這次我們整個Fata’an(部落)的中繼屋,選定的地方就是在Nalacolan,這是部落共同的共識,我們會馬上逐一地各戶調查他們的意願是怎麼樣,把數量跟災民的意願報請到中央,看中央是依這個數據數量再跟部落好好地達成共識。」
花蓮縣議員Lamen指出,現行的避難所資訊不太明確,因此要求縣府必須盡速完成撤離計畫及廣播系統修復;為了兼顧災民需求,議員也拋出災區組成重建委員會的想法。
花蓮縣議員 Lamen Panay(蔡依靜):「現在有賴中央單位來套圖評估、叫做風險評估,我們一定要它是安全的地方為第一優先,這主要是未來也是要有重建的委員會,也不是只有部落這裡,其實是整個災區看大家怎麼樣結合、不分族群,整個災區的區域也有好幾個部落的範圍。」
縣府強調,所有安置中繼措施一定會以尊重部落、離災不離鄉的概念進行,希望以11月7日定案並且提報中央。
花蓮縣原民處長 Malay Boya(馬呈豪):「針對選址部分,我們匯集部落的意見,即將跟原民會還有國土署交換意見,我們是希望在11/7(完成調查),當然部落的時間我們不給予(強制截止日),原民處的立場就是尊重部落。」
Nalacolan雖然有閒置土地空間,但仍有部分區域屬於私有地,原民處表示後續會盤點,再提報中央研議如何處理;雖然目前馬太鞍溪恢復正常流量,但還是有約2.5億立方公尺的土方在山區崩塌處,汛期來臨的風險沒有人可以保證,因此族人也提到短期的安置中繼計畫刻不容緩。
責任編輯:林懷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