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種會2025技藝班成果展,以《手心的光》為主題,在花蓮習藝所展出,現場有縫紉、編織、植物染等多項文創作品,呈現學員從學習技藝走向自立的歷程;光復地區在洪災後,許多家庭生計受創,希望可以透過以工「帶振」,讓居民重建生活與信心。
培力學員 吳曉雲:「我從剛開始從編織課然後進階班,然後再到那個縫紉的證照班,我都完成了,然後還想再繼續學習,挑戰的話是縫紉的技巧上,老師要求得很細緻,只要有一點出線就拆,我們基本上都要學習拆線,然後很開心就是跟同學一起學習到這些技能。」
培力學員 黎思惠:「她(志工)幫我報名上那個編織課的時候,我們剛開始上課就做不好、學不會,但是還好老師就是很貼心的、很關心我們,只要附近有要擺攤的機會,我們就趕快報名去擺攤,真的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好。」
芥菜種會執行長表示這次不僅展現學員們一年的努力與成果,更希望透過陪伴與技能培力,讓這些商品化成果能回饋花蓮光復,協助災區居民重建家園、恢復生計,並藉由芥菜種會的平臺,讓愛心與產能形成永續循環。
芥菜種會執行長 李肇家:「因為光復,所以讓我有更深的盼望支持光復,希望能夠光復、能夠讓他們能夠有振作起來機會的,其他的支持者我們一起來購買、來參與,他們商品上面的銷售很重要一件事情,當他們學了這樣的一個知識,我們陪伴他們把這個商品完成的時候,透過芥菜種會的供需平臺,能夠讓這個貨能夠暢其流;今天在光復裡面的人,他就有機會再次的盡其才,那因為盡其才之後這個光復這塊地,它就有產生它一個很重要的利益所在,所以很重要,因為如此所有的物,它基本上都會有所它的利與運用。」
展覽由學員親自導覽展覽至11月30日止,地點在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現場販售手作文創商品,所得將成為學員的收入來源,芥菜種會期盼更多人支持「以工帶振」行動,讓每一雙努力的手,都能發出溫暖生活的光。
責任編輯:黃金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