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那瑪夏行政區劃迎來重要變革,原本南沙魯、瑪雅、達卡努瓦三里,將由達卡努瓦里分里,增設瑪星哈蘭里,主要是因為瑪星哈蘭、達卡努瓦兩大部落,居住人數突破1800人,為了讓公共服務、行政資源更有效,區公所向市府提出分里計畫,經過多年的審查,終於確定在115年7月1號正式生效。
那瑪夏區長 孔賢傑:「現在達卡努瓦里總共佔了90平方公里,未來兩里的地理分界,是由我們現在的伊比加油站跟山豬寮咖啡中間的道路,劃成南邊是屬於達卡努瓦里,北邊是屬於瑪星哈蘭里。」
而達卡努瓦部落會議主席也指出,兩部落在地理位置上的原本就有差異,分里後可讓里民服務更貼近需求,而瑪星哈蘭部落會議主席也表示,站在資源分配的立場,能更有效運用在文化、體育、教育上。
達卡努瓦部落會議主席 朱文明:「會造成我們里長負責的區域比較廣,分了之後對里長比較好,因為他的區域也縮短,尤其是我們達卡跟瑪星哈蘭部落,我們兩個部落的鄉民都希望說,對他們來講對我們來講也比較好。」
瑪星哈蘭部落會議主席 趙正中:「分里之後相關資源,不管是像建設或者是教育的,還有一些文化的、體育的相關資源,我們都可以自主做申請,或者是自主來處理。」
[那瑪夏區公所提到,民眾關心戶籍、住址、土地使用等問題,分里後不影響權益,但證件、戶籍謄本里別需更新,另外也會增加里長職務,後續在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時選出,目前仍由達卡努瓦里長替里民服務。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