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拍瀑拉族祖靈祭簡化儀式 傳承文化不間斷

大綱

台中沙鹿地區的拍瀑拉族,過去數百年來雖然面對不少歷史動盪,不過當地族人依然依循傳統習俗,在每年農曆八月二號,舉辦祖靈祭的祭祖儀式,雖然儀式的呈現方式,已從傳統的三十天的祭儀流程,簡化成一天的祭拜方式,但傳統習俗從古至今從未間斷過,也成為拍瀑拉族存在至今的重要依據。

每年農曆八月二號,台中沙鹿社拍瀑拉族親,就會不約而同前來普善寺,進行一年一度的祖靈祭祖儀式,大家都會帶著供品前來祭祖,就連早期移居埔里的族親,也都會在這一天到來。

南投埔里移居拍瀑拉族人 蘇莘:「日據時代之後,(日本)警察是不允許(我們)講母語的,那如果我們公開做我們的祭典,是會被鞭打還罰錢,所以我們就把這些祭典,放在我們自己人知道的時候去做,其實它沒有中斷過。」

台中市沙轆社文化促進會執行長 潘明燈:「今天是我們的祖靈祭,我們每年都是這樣要拜祖靈,因為早期傳統從日本時代,我祖母我爸爸就一直流傳到現在,像今天這樣,現在族親也是住在這個地方,他們都會來拜。」

台灣史中所稱的大肚王國,拍瀑拉族就是其中一個部族,分布在現今的台中清水、龍井、沙鹿及大肚區,後來因為清政府時期,大甲溪社抗清事件慘遭屠殺,以及受到日治時期皇民化影響,拍瀑拉人口不僅銳減,連帶大部分傳統文化,都漸漸消失在歷史洪流中,唯獨祖靈祭從公開到私下舉辦,才讓拍瀑啦族沒有完全消失,因此每年祖靈祭的辦理,也都有不少單位前來關心並支持。

靜宜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黃國超:「我們靜宜大學就是位在沙鹿,那有非常非常多的同學,可能在這裡就讀四年的時間,但是對沙鹿,不管是族群或者是地方的一些文化跟歷史比較陌生,剛好今天是我們的拍瀑拉過年,參加這邊沙鹿社所舉辦的活動跟儀式,結束之後我們等一下會帶同學,去走讀沙鹿社的一些傳統領域。」

台中市原民會主秘 劉祁:「祭典不僅是族人與祖靈間的重要連結,其實也是展現文化傳承跟族群認同的一個象徵,如果說所有的平埔族群,要推動文化復振的工作,那其實原民會,會義不容辭地提供經費的挹注。」

除了辦理祖靈祭,拍瀑拉族人也正努力著找回失去的傳統文化,除了收集大量文史資料外,也期待各界的協助,讓更多人看見拍瀑拉族。

責任編輯:王涵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