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部落被原民會選定為〈部落公法人試辦計畫〉示範部落。為了落實部落自治精神,部落持續召開會議,向族人說明相關內容,並邀請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到場解說,期盼族人能更深入了解”部落公法人”的意涵跟制度。
法扶基金會原民法服中心律師 羅惠馨:「其實部落公法人,可能也沒有說,就是完全的只有好沒有壞,可能也會有一些隱憂,這是我們大家未來如果要用這個制度,要去留意的,所以我們要怎麼把部落能夠跟法律上的制度銜接,它可能就需要這樣一個法人的資格,第二個問題,法人它有叫做公法人,也有私法人。」
都蘭部落居民 余忠國:「我是期望部落公法人我們設立之後,我們的力量是滿大的,真的是很大。」
有業者計畫在部落傳統領域 Kakahalay(地名:五線)進行大規模開發,預計開闢近7公頃土地,興建7棟大樓與18棟豪華別墅,引發當地族人強烈反彈。面對爭議,都蘭部落在部落會議首度邀請業者到場,向族人親自說明開發計畫內容。
開發商代表總經理 林循全:「我們都蘭開發公司取得這塊地,然後也價購了這塊地,其實從民國105年就開始規劃這塊土地,也做過很多不一樣主題的一個登記,後來也認為說來做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渡假村,這個等級我們想要做成到國際化。」
在業者說明之後,部落族人特別提出用水、用地的疑慮,也質疑開發單位提出的增加工作機會,是否真的會讓族人受惠?
都蘭部落居民 Diway(林一凡):「他只會繞到他那一段而已,上面的,尼姑下面的,和尚下面的,不會上去,真耶穌那邊的,Lakelaw他們家的,自己付錢,自來水的幹管不會到那邊,真的不會,因為他這邊就寫了,他的線就在這邊而已,漁橋、舊省道,沒有到你家門口。」
都蘭部落居民 Cawan Angay:「餐飲部有中餐、日式,這個都需要證照,連服務生都需要高雄餐飲學院畢業的,你才能夠去擺餐盤。誰的工作機會,外面的人來這個地方的工作機會,不是我們的。」
本次部落會議並未做成任何決議,僅針對部落公法人制度與休閒渡假村開發案進行說明及雙向溝通,族人後續將持續關注並討論相關發展。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