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族人常因就業有限,面臨工作不平等。而為了要改善這樣的困境,政府就制定《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要求各機關依比例進用族人,如今已有不少單位超額進用。為了肯定這份努力,原住民族委員會17日舉辦〈114年超額進用原住民族機關(構)及廠商頒獎典禮〉,表彰並感謝26個積極落實就業保障的單位。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本來我們的名額大概是一萬兩千多人就已經達到目標,但是今年(114)特別已經到了三萬六千多,進用三萬六千多(人),就是超過,在這裡真的是要謝謝大家。」
今年獲獎的單位橫跨醫療、教育、交通、環保、倉儲、社工、旅宿、行政機關到民間企業,幾乎涵蓋各行各業,也顯示原住民族人才在不同領域都能發揮專業,展現亮眼的實力。
舞動陽光創辦人 杜正忠:「我們去年的人數是有15個(人),我們剛剛查了一下人資系統,目前已經進入到26個(人),所以進用比例越來越高。」
裕民航運股份有限公司船務部經理 鹿定強:「他們的聲音在海上,是我們所有船員安定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台東太麻里的杏歆診所雖然沒有進用義務,但院長杜歆仍主動帶頭聘用原住民員工。不只改善了部落的醫療資源,也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杏歆診所院長 杜歆「我覺得原住民跟一般人其實沒有什麼不一樣,因為我所在的地區原住民的比例占了一半,不知不覺我的員工都是原住民。」
杏歆診所護理師 林念儒:「不管是在工作上或在生活上,我們都有同樣的喜好,或是有同樣的想法,所以相處的時候比較舒服。」
杏歆診所護理師 吳金桃:「因為我是屬於二度就業,所以我前次的服務單位跟現在相較之下,我覺得我們公司給的福利確實很好。」
而今年《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在5月30日正式上路,族人的歲時祭儀假從原本1天延長到3天。原民會也呼籲各機關和業者一起配合,真正落實保障族人的文化權益;同時期盼各界繼續努力,讓就業支持和文化傳承能雙軌並進,讓原住民族人才在各個產業都能發光發熱。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