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宜蘭噶瑪蘭族納平埔? 引「一族二制」爭議

大綱

23年前,噶瑪蘭族正式正名為法定原住民族群第11族,但是位於宜蘭原鄉的族人,卻被排除在外。如今,立法院推動的《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又可能將他們納入平埔族群,引發「一族二制」爭議。噶瑪蘭族人強調,正名的承諾,應該立即落實,還給族人完整的尊嚴。

行政院長 游錫堃:「把虧欠你們已久、原本屬於你們的、曾經被剝奪的美麗的噶瑪蘭族名,還給你們。」

民國91年12月25日,時任行政院長游錫堃宣布噶瑪蘭族成為法定原住民族群第11族。不過當時僅有開放登記為阿美族的噶瑪蘭族人才能獲得正名,居住在宜蘭原鄉的噶瑪蘭族人因為沒有登記身分,被排除在外。

行政院長 游錫堃:「民國70年噶瑪蘭人返鄉尋根,真正地把噶瑪蘭人找到,是宜蘭縣這裡。」

如今,立法院推動《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讓宜蘭噶瑪蘭族人更加憂心,若不能正式納入現有噶瑪蘭族,恐將被歸為平埔族群,導致「一族二制」。

宜蘭壯圍鄉奇立板部落老頭目 潘英才:「我就是正港的噶瑪蘭族,外人稱我們是平埔族(群),我絕對不是平埔族(群),我祖父跟我曾祖父都有跟我交代,老實人,在這裡討海生活。」

奇立板部落,高齡97歲的老頭目潘英才,為正名運動奮鬥了近40年,卻不見成果。而居住加禮宛部落的耆老階松男,也感慨多年努力未有消息,正名運動令人心力交瘁。

宜蘭五結鄉加禮宛部落耆老 階松男:「我的要求很簡單,什麼訴求都一樣,大家就這樣,噶瑪蘭族跟平地人,大家平平安安,生活過得快樂就好了。」

噶瑪蘭族上千年來居住在蘭陽平原,考古證據豐富。但因外來壓迫,族人逐步往花東遷徙。居住於舊時貓里霧罕社的陳振輝指出,土地遭外人侵犯,是族人遷徙的重要原因。

壯圍鄉廍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振輝:「你這個田野我看喜歡的話,我就給你撒把尿或是弄個髒東西,你就不要這塊土地了。沒有土地耕作的時候,他們當然(噶瑪蘭族人)一定要往別的地方,所以說他們遷移了很多在花蓮,大部分都是往這邊遷移過去,這邊本來是一個很大的族群在這邊。」

高齡81歲的李文盛表示,自己的三伯父是法定噶瑪蘭族人,但自己卻被排除,認為當年的認定機制不夠完整,現在更不能再錯誤編列為平埔族群。

花蓮豐濱鄉新社村前村長 李文盛:「平埔原住民?不適合吧?因為我們是噶瑪蘭的,為什麼會變成平埔原住民?我希望政府能諒解我們這個為什麼反而是原住民,不能當原住民?」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 潘子淦:「那我們就直接跟新社那邊當回平地原住民,那就好了,就不用再搞什麼平埔,你怕平埔那麼多人,不是,我們是真正的平地原住民,你看阿美族來到平地,他們也說平地原住民,只有我們這塊就把我們,另外一群說平埔原住民,很不公道。」

宜蘭噶瑪蘭族人嚴正拒絕「一族二制」,強調正名不是新的要求,而是拖延了23年的承諾。呼籲政府,應立即補正,將當年被遺落的原鄉族人納入法定噶瑪蘭族。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