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竹苗原鄉桂竹產量減 泰雅農友欲哭無淚

大綱

桂竹與泰雅族生活關係密切,其中Ali更是被族人視為上天的恩賜,然而近年來受到氣候衝擊以及部落人口老化影響,Ali產量每況愈下,像是苗栗泰安鄉是全台最大產地之一,根據族人描述,今年是近六年來產量最少,減產一半以上,加上價格曾到中盤商層層剝削,付出的心力勞力與收穫無法相符,目前產季已經來到尾聲,透過鏡頭帶大家走訪竹苗泰雅原鄉,聽聽族人的心聲。

苗栗泰安鄉梅園村長 陳福星:「今年的竹筍是五、六年是最少的,這一次最少的量。」

諾大的竹林,以往每年清明連假是族人忙碌採Ali的季節,然而受到氣候影響,Ali延期生長,清明連假部落冷清清,好不容易等到了卻…。

苗栗泰安鄉梅園村長 陳福星:「不過我們整理這個竹園,大概在一甲來講的話,我們大概請工人的話,大概我們要花給工人的錢,大概四萬左右,可是到現在我們竹筍期,三月中開始一直到現在(四月底),我們一甲多整理,還沒有到達說給工人的這四萬多塊。」

苗栗泰安鄉是全台桂竹筍最大產地之一,是部落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是泰雅原鄉中發展歷史相對悠久的,梅園村長就以自己的一甲竹園為例,表示今年Ali延後生長,其中卻有三分之一長不出來,剩下的三分之二也只有六、七成冒出,產量減少五成以上,是近六年來最少,收購價卻跟往年一樣,尤其採收Ali前,族人得先整理竹園,付出的成本與收穫無法相符。四月底苗栗縣農業處在縣務會議上,提報泰安、南庄、獅潭等地,今年桂竹筍產量大減的問題,表示已經通報18鄉鎮市公所展開桂竹筍減量數量及栽種面積調查,若達到農業天然災害現金補助標準20%以上,將協助筍農向農業部林保署及農糧署提出損害補助申請。只是族人私下坦言,桂竹筍屬於自然生長,而非傳統慣性農法栽種,要爭取到損害補助,應該是難上加難。

再往北走,來到新竹尖石鄉那羅部落,一台一台小貨車駛進,車上載的都是剛採收下來的Ali。

新竹尖石鄉那羅部落居民 辣比(謝新德):「前山部分,幾乎都是沒有什麼長,因為下雪,三月還在下雪,那後山正常來講,尖石鄉前山是大概清明連假就出來就可以採,那後山幾乎都會大概在四月底、五月初來,為什麼今年前山會少,是因為兩次雪災。」

極端氣候影響也反映在今年Ali的生長上,而辣比從高中時期就和家人在泰安採Ali,至今快要三十年,近年來他回到家鄉,和弟弟及部落族人們一起投入桂竹筍事業,他坦言,今年前山的Ali產量不佳,只能更深入往後山踩。

新竹尖石鄉那羅部落居民 辣比(謝新德):「竹筍是天然的,你只要花時間去採,或是花時間去疏伐,你不一定要花錢,就可以得到這份收益,那我們也是照苗栗的方式說,老一輩的有土地,像竹林的話,你用承租的方式,然後你們年輕人可以自己去就是去整理,當做一個經濟收入這樣子。」

Ali被族人視為上天的恩賜,但採收前的竹園整理及疏伐需要人力,泰安鄉及尖石前山年輕人口外流嚴重,相較於尖石後山有七成年輕人留在家鄉務農,發展有機農業,辣比看準Ali潛力,計畫在今年成立桂竹筍生產合作社,希望爭取公部門支持,穩定Ali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能提供年輕人另一個返鄉就業的機會。

新竹縣五峰鄉多元產業發展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 張文晴:「竹產業在鄉內來講,最大是銷售竹子到竹山,當作我們的原材料,那近年的禁伐補償開始實施之後,我們以前會做一些砍老竹,讓竹子做一些更新,然後這三年的觀察,因為在部落來講,桂竹筍產量的確是有減少,那可能是說在禁伐補償進來之後,那些老竹沒有更新的情況下,第一個是沒有去整理竹園的問題;另外一個是說,我們在更新竹子這一塊,在氣候變遷,今年要比往年還要再少,慢一個月左右,竹子才長出來,對我們一些老竹來講,還沒有更換的時候,竹子就長得比較少了。」

桂竹與泰雅族生活關係密切,今年Ali產量少,族人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竹子沒有更新,二是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加上竹林更新獎勵與禁伐補償不得重複領取,原鄉缺乏勞動力的情況下,導致不同鄉區及部落,在桂竹產業就得有所選擇與取捨。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