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仁愛鄉大部分族人都以農業為生,一旦農地遭遇天災流失,勢必對生計造成嚴重影響。像是法治村三號野溪兩旁將近兩甲的農地,以及萬豐村一處野溪旁的農地,就經常遭受土石流沖刷,可耕面積逐年減少,野溪整治或興建護堤,成為維繫族人生存的必要工作。
南投仁愛鄉武界部落農民 紀添福:「這個常常就是颱風的時候,洪水就把我們這邊土地都沖刷了,加起來大概一甲多要兩甲這個面積,所以我們希望說野溪整治,如果能做起來那當然是最好。」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因為仁愛鄉都很多的農民的土地流失,所以對野溪整治的需求就相對地高,在武界他那個野溪整治呢,水保署已經核定七百萬要來做施作,再來在萬豐村也是一樣的狀況,所以那個部分也做了將近兩百米,一千一百萬的一個工程。」
解決了武界及曲冰部落族人的問題,一行人又前往廬山溫泉區,接受馬赫坡部落族人的陳情,由於長年來馬赫坡部落聯外的主要橋梁,經常容易遭受土石流沖毀,因此部落族人希望,能夠興建一座鋼拱橋來橫跨塔羅灣溪,這樣便能一勞永逸。
南投仁愛鄉馬赫坡部落居民 林翔婷:「因為每次只要到風災的時候,我們這邊的橋都會斷,不是斷就是會整個被沖刷,然後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固又是永久的橋,其實我們訴求就很簡單。」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部落的居民就是一再的訴求,需要一個比較永續安全,永久的這種拱型的鋼橋,特別希望說是不是可以,直接提報到公共工程委員會,由公共工程委員會,來去做一個部會的協調,早日的把這樣的一個工程能夠完工。」
由於廬山溫泉區若要興建鋼拱橋,事涉單位相當多且經費龐大,因此立委伍麗華表示,這部分回去還須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才能按部就班的協助部落族人,儘早實現興建永久橋的願望。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