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電腦將傳統樂器與壓力感測器結合在一起,精準記錄長者的彈奏數據;這是花蓮縣信實公益協會在工研院等單位協助下,推出「音樂同步互動訓練系統」計畫,來分析長者的記憶力、反應速度跟肢體協調性,並提供量化評估作為照護的參考依據;這場計畫邀請超過300位部落長者參與,並展現訓練成效。
工研院東部產業服務中心總監 賴志紳:「透過這樣的一個系統,我們可以去了解說老人家在經過這樣的一個測試之後,他的心智跟所謂的身體的配合能不能達到我們一般的標準。」
工研院工程師 洪雋皓:「長輩在拍那個鐘的時候,其實他可以透過底下的感測器傳回到電腦去做一些數據的轉換,然後進而去做一些數據的處理分析,所以才會有最後的那個分數的結果出來這樣。」
工研院指出,這套系統開發來自對藝術療癒跟數據需求的結合,是透過音樂提升健康、同時提供評估工具;信實協會表示,在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挑戰下,延緩長者退化、減輕照護負擔是未來重要課題,並期望透過科技創新讓偏鄉長者受惠。
花蓮縣信實公益協會總幹事 朱瑀瑄:「當然爾後我們也希望說工研院能夠不斷地開發,可能不光是手拍鐘,以後搞不好是大鼓或者是都有可能,或者是就是說希望能夠這樣子的話可能會更棒。」
花蓮縣議員 Tingki Tilu(李正文):「我們這樣的一個課程,因為療癒的課程能在北區甚至在我們13鄉鎮的109個部落的所有文健站能夠廣為推廣,這樣的話事實上讓我們文健站的課程也能夠多樣性、多元性,讓老人家更快樂。」
透過工研院工程師與音樂治療師,在八個據點跟文健站開設課程活動,藉由響叮噹互動式訓練系統在音樂治療師的引導下,讓長輩不僅減少抑鬱情形,也可知道自己情況是否持續進步。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