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自來水在自來水管線無法到達的原鄉地區,是民眾用水的重要設施。而近日立法院審查各機關明年度預算,經濟部水利署,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第五期計畫已獲核定並預計投入106億元;而明年已編列3.7億投入簡易自來水設施,無疑對原鄉地區是件好事。
復興頭角簡易自來水委員會主委 簡明朝:「水一大好幾天都被堵住了,我們也沒辦法過去修理,因為那個水大啊也不能過,我們要涉水過去,那個水那麼大沒有辦法去弄。」
尤其每逢大雨天災,水源混濁、管線損害都衝擊居民用水品質,水利署強調,資源將強化災後巡檢以及應變措施,更能增加蓄水設備以及淨水設施。要維持水質,桃園復興區公所每年花費約800萬元經費,但各處的簡易自來水委員會扮演關鍵角色,復興區長蘇佐璽表示若能增加人員管理等費用,對用水品質是個保障。
復興區長 Ziro Isaw(蘇佐璽):「工作津貼高一點,然後給管理人員多一點修繕或是檢視的責任,也可以幫助我們各簡水委員會更健全。」
復興頭角簡易自來水委員會主委 簡明朝:「我們的水源頭比較遠,比較遠也經常會長草,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除草,不除草的話有幾次是發現青竹絲很危險,我們這樣過去不知道,一樣的顏色、跟草一樣的顏色是綠色的,有一次就差點被咬。」
維護簡水設施並非容易,像是頭角部落的水源頭從部落出發來回就要3小時,甚至車輛無法抵達就得靠雙腳走40分鐘;另外水利署也公布,針對原民地區及水庫蓄水範圍,自來水延管補助將從每戶60萬元上限,提升到100萬元。復興區長也樂觀其成,期盼提升原鄉地區的用水品質。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