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背板上一張張的照片,讓大家一起見證棲地維護的共同成果。114年度新北市「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畫成果展」在20日展開,不僅是展現了將水田、水梯田營造為動植物共榮共存的成果,而生態服務給付自110年推行,透過給農友薪水,輔導農田改善友善耕作,這五年下來合作農友更突破了百人,輔導農田面積也逼近60公頃。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處長 汪昭華:「其實生態服務給付的一個精神,就是希望農友在生產的同時,不要因為有維護保育類的動物而產生了一些成本上的損失,所以希望能夠藉由政府的力量,來支持農友從事這樣子的友善耕作的方式。」
而新北市農業局對於原住民族部落,在瀕危物種監測與棲地維護上的合作就表示支持,未來合作計畫也將更具體,共同為守護這片土地。
新北市農業局長 諶錫輝:「尤其像我們原民的議員裡面,其實在議會裡面他們其實都有提,對於我們保育區,我們海洋復育的保育區當中也是支持的立場,因為畢竟對他們(原住民族)來講,他們對於環境敏感度是最深的,所以未來大概我們的一個合作計畫,可能會更具象一點,希望把這個可以透過各種領域的所有的市民一起來,把我們的棲地環境做得更好。」
此外,農業局也持續進行原生種復育與外來種移除工作,今年啟動金瓜寮溪及柴棺龜生態調查,多管齊下恢復農田、森林及溪流生態系機能,打造生態新北、三生永續的榮景。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