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影集揭露漁業處境 前進奇浩部落見證歷史

大綱

想必很多觀眾朋友都看過《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戲劇,也知道八尺門在基隆,而拍攝的地點就是現在的基隆市奇浩部落,而奇浩部落的故事您又知道多少呢?透過鏡頭,由奇浩部落的kakita’an們親自帶路,從他們的視角,深度走入奇浩部落的生活空間。

前奇浩部落kakita’an 劉永福:「我們不要忘本,我們一定要堅強起來,把我們祭祖的這種生活要帶到我們都市這個地方。」

kakita’an由衷地呼籲,來自內心深刻的人生故事。一張張老照片紀錄著,1960年代開始,原民族人移居基隆市落腳後,形成現在的奇浩部落,來到都會區謀生,不外乎就是希望改變經濟處境,但是等著他們的卻是高危險、重勞力的漁業捕撈工作,更開啟希望與掙扎的生存考驗。

前奇浩部落kakita’an 劉永福:「我們(過去房屋是)違章建築,但是我們男人都跑出去跑船,剩下婦女在家裡好可憐,有些警察過來要拆除的時候,我們婦女朋友就互相幫忙,這種痛苦、這種生活,我相信沒有人會了解,我們離鄉過來基隆生活的這些朋友們,生活在這些困苦當中,我們還是堅強地活下來。」

這些多年隱藏在都會區裡的故事,都是時間洪流中,部落成長的養分,如今座落在基隆市的奇浩部落,已經有第四代族人落地深耕,而他們的故事,將由他們親自述說。

奇浩部落kakita’an 陳萬達:「用導覽(走讀方式),去了解我們這邊部落以前的(生活)事實,這邊都有相片都可以供看,給大家去了解,以前是什麼樣的部落,現在又是什麼樣的部落。」

基隆市原住民生活互助協會理事長 拔耐・茹妮老王:「我們在去年跟部落裡面,跟部落的長者去採訪他們,部落如何形成這樣的一個故事,實在是充滿各種各樣的團結跟毅力、打拚的這樣的精神,所以我們很希望這件事情,可以有機會跟大家做分享。」

多數人認識基隆市奇浩部落,可能是從電視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或是身邊有原民身分的好朋友最為開端,而這次透過kakita’an親自帶領,揭開在都會中的生活樣貌,也讓第一次參與走讀的民眾,有感而發。

民眾 楊鈞緯:「從來沒有想過就是原住民他們這個文化,一直以來都從最原始的階段,一直保留到現在;再來就是說可能在過去,台灣整個社會體制對於,族群不是那麼重視的狀況下,他們依然能夠透過自己的文化傳承,讓自己的民族性可以一直傳承延續下去,我覺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東西。」

22日、23日在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舉辦的走讀遊程,由奇浩部落的前任及現任kakita’an帶領下,從紀實攝影家關曉榮,從1984年到1985年間拍攝的老照片、再走到戶外認識阿美族的傳統植物、文化祭儀場域,深度了解走出電影之外,奇浩部落的都會生活樣貌。

責任編輯:吳柔思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