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9月21日國際失智症日,國健署持續推廣「失智友善、社會共辦」的概念。根據衛國發會統計,2022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來到40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已進入高齡社會;而在2025年就會達到20%的老年人口,台灣將正式進入到超高齡社會。其中在老化過程中,失智症也是照顧焦點之一。
失智友善代言人 楊麗音:「我的母親是在10幾年前,她70幾歲的時候發現說她有失智症,我媽媽把小蘇打粉加到綠豆湯裡面;那但是因為她有提早去預防,所以到現在10幾年都還有在控制當中。」
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 李嘉慧:「世界衛生組織所公布的降低失智症延緩認知的指南裡面提到,如果能夠讓我們的這些長者走出家裡到社區裡面去,他可以降低他罹患失智的風險高達四成。」
衛福部也指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且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隨年齡增加呈現倍增的趨勢;因此,失智友善社區照顧刻不容緩。
醫師 高揚威:「長照它本身最大的一個精神就是能夠在地老化、在地照護(顧),包括失智也是這個樣子;從一個(據)點要往一個線、一個面(社區)來做推廣,要讓社區的所有民眾去了解什麼樣的狀況是可能已經有失智的狀況了。」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 周志浩:「那當然我們也結合社區的力量,我們努力地來建立一個友善的軟硬體的環境;希望讓我們國內失智症(患者)得到最大的預防以及照顧。」
國健署也呼籲國人除了認識失智症,及時採取因應及預防行動、掌握及時就醫診斷的時機外,也提醒高齡長者多多參與社交生活,不僅是身心健康與快樂的泉源之一,亦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失智。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