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博覽會實例討論 探究照服體系文化敏感度

大綱

台灣國際照顧博覽會登場,客委會也舉行長照服務新思維論壇,探究醫療、長照體系當中的族群文化敏感度,邀請各界學者、社會工作者分享國內外實際案例,找出台灣在地的可行服務模式,讓福利服務更貼近每一位受服務的長者。

台灣國際照顧博覽會盛大登場,從科技到跨域連結,長期照顧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行政院推動長照2.0、原民會也廣設文健站,讓部落長者就近接受服務,不過隨著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服務也更細緻了,針對醫護人員、社工、照服員的文化敏感度,也成了各界聚焦的重點。

客委會副主委 范佐銘:「我們在2026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那這樣的社會裡頭我們的老人人口,我們講老人65歲的長者已經有500萬了,透過今天(8日)族群文化敏感度的研討會,讓我們的業界或是公部門,都知道說我們在照顧長者的時候,有一個文化面向的思考。」

對此,學者表示國內的教育體制,仍缺乏文化素養的培訓,在臨床實踐的過程,可能造成照顧者缺乏同理心的情況。

臺中科大副教授 怡懋・蘇米:「首先他(學生)要對他的族群有認同,如果他不了解到之前,我們的歷史背景,甚至文化的傷痛的這一塊,他就很難真正同理到底我們族群要的是什麼。學校端的(文化)培育這一塊,
這個的確目前為止還是很缺乏。」

另外,隨著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失能程度會更高,學者擔心文健站的照顧量能會不敷使用,期盼能從C級單位提升至複合型服務中心的B級單位。

洛卡賀社區長照機構執行長 孔秀蘭:「那因為在和平區,它算是一個多元文化族群的場域,那一剛開始原住民幾乎都沒有人要過來我們這邊(日照),因為他們都選擇去文健站,但是如果要針對那種需要專業性的照顧的話,那我們日照中心的專業人員,其實他所提供的服務是比較更專業、更貼切一點。」

怡懋・蘇米:「如果今天文健站未來的政策方向是能夠慢慢地、持續地培育一些照服員,能夠走向更專業的方式,甚至也不是所謂的外展,而是他轉型成部分的B單位的方式,可能更適合在原鄉。」

然而,今年5月通過原住民族健康法,原鄉的醫療、長照服務也突破重重困境,范佐銘也期待各部會在政策擬定時,能夠納入台灣多元化,讓台灣落實醫療平權。

責任編輯:亞朗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