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台法國際舞蹈連線交流 原民樂舞接軌國際

大綱

舞蹈是力與美的肢體展現,來自法國的CCNR舞團2日受邀到台東富山國小,舉辦為期三天的「國際舞蹈交流工作坊」,以獨創的舞蹈學習法「實踐Practice」,帶領學生探索身體動的可能性,激盪出法國當代舞蹈與台東原住民藝術的火花。

在磅礡的樂曲中,舞者靈活運用四肢作舞,包含手部的伸展、腰部的扭動和軀幹旋轉,每一個動作剛中帶柔,柔中有剛,呈現結合力與美的舞蹈藝術。首度造訪台東的「法國國立希里爾拉帕普編舞中心」舞團,帶來精采現代舞演出,看得台下學生興致高昂、各個躍躍欲試。

又跑又跳,還要貼在地板上翻滾,運用不同的方式接觸、連結他人,與他人的身體相遇。這套就是CCNR藝術總監尤法.皮克獨創的舞蹈學習法「實踐Practice」,強調與身體產生關聯。

富山國小學生 陳可:「他讓我們身體的各種部位畫圖案,覺得很有趣。」

舞者 吉永·佛瑞斯提耶 (Guillaume Forestier):「身體重心移轉、身體的旋轉,人和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還有想像連結身體移動,以及從身體中心到外圍伸展,以這五個基本要素即興創作。」

為推動舞蹈藝術教育,台東縣政府攜手在地團隊首辦為期三天的「國際舞蹈交流工作坊」,邀請法國CCNR舞團舞者與台東富山國小交流,讓法國當代舞蹈與台東原住民藝術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帶動台東舞蹈創作動能。

舞者 潔德·莎雷特 (Jade Sarette):「我認為舞蹈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周遭事物,然後嘗試釋放身體的感覺,對我們和小朋友們來說才能真正享受工作坊。」

台東縣文化處副處長 劉俊毅:「只要有機會的話,世界其他國家的藝術工作者有來,我們都會希望他們跟當地的藝術家也好,小朋友學生也好能夠有交流。」

除了校園教育推廣活動外,6月3、4日也將在台東原住民文創產業中心(TTICC)舉辦專業舞者工作坊,吸引全台各地18位舞者報名,透過舞蹈藝術的語言,交換不同的文化視野與生活感受。

責任編輯:黃昱憲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