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殺蛇溪水質淨化場動土 拚降低屏東環境汙染

大綱

屏東市殺蛇溪位在牛稠溪中上游段,長期受到生活污水、事業廢水及畜牧廢水匯入影響,環境及臭味讓民眾不敢親近,因此屏東縣政府近年積極投入整治工作,19號進行殺蛇溪水質淨化場動土,成為屏東市溪水整治的最後一塊拼圖。

屏東市殺蛇溪水質淨化場19號正式動土開工,佔地面積約0.5公頃,預計112年7月完工。未來不但是淨水設施,也兼具生態、環境教育及休閒遊憩功能,並提升下游縣民公園水岸廊道品質,提供民眾舒適乾淨的水域環境。

屏東縣長潘孟安:「我們在上游長治端,還是有非常多的畜牧以及家庭廢水的導入,所以我們特別也在這個地方,尋尋覓覓了多年,終於在這個地段用最小的面積,取得最大的效果。」

位在牛稠溪中上游的殺蛇溪,長期受到生活污水、事業廢水及畜牧廢水匯入影響,溪水環境及臭味讓民眾不敢靠近,在地民眾都期待改善。

民眾柯俊明表示:「其實這個溪長年以來就是很多亂排廢水的,有的時候我們經過,尤其在清晨的時候,那個溪的顏色都會不一樣,很多的異味。」

為有效改善殺蛇溪水體水質,屏東縣府近年來積極投入整治工程,包含潔淨源頭、設置家庭截流井、下水道系統到六塊厝水資源回收中心,同時督促屏東工業區在今年初完成污水處理廠設置,殺蛇溪水質淨化場算是最後一塊拼圖。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處長江國豐表示:「跟我們的環保局這個水淨場搭配的話,我想在瑞光國小以上的這個區段,未來的汙水大部分會收集到我們的汙水系統處理,或者進到我們的淨水場來做處理。」

未來殺蛇溪水質淨化場預計每日能處理1萬噸水量,處理後放流水可符合地面水體分類水質標準,可望大幅降低殺蛇溪污染負荷。

責任編輯:鄭群騰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