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從在地觀點出發 用影像紀錄寫下蘭嶼故事

大綱

用在地觀點,拍攝影像,由國家海洋委員會辦理的紀錄片培訓課程,在面對疫情的流行再到降溫,9名學員中好不容易順利產出五部作品,並在蘭恩的活動中心舉辦蘭嶼練習曲的紀錄片工作坊成果展。

學員利用在地素材,拍攝屬於蘭嶼觀點的紀錄片。在蘭嶼練習曲的工作坊結束後經過了5個月的拍攝與上課課程,學員們順利的完成了總數共五部的紀錄片,近日在蘭恩的活動中心舉辦蘭嶼練習曲的紀錄片工作坊成果展。


紀錄片作者顏喬治:「大家的素材大多是反核的,不然就是祭儀 ,幾乎都朝這些方向。所以我想說換個角度拍攝去用島上的年輕人觀點。」

由國家海洋委員會辦理的紀錄片培訓課程,在面對疫情的流行再到降溫,9名學員中好不容易順利產出五部作品。拍攝多部在地記錄片的導演謝福美說,紀錄片作者未能到現場與大家交流覺得很可惜,想要知道他們拍攝的想法,我們也有一些回饋及意見。陪伴導演江薇玲表示每個學員把他們作品呈現出來的時候都是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影片。

主辦單位表示,透過文化學習與影像專業的練習,除了不僅僅是文獻的意義,也可以做為年輕人用影像寫下自己的故事。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