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洪水夾帶大量泥沙沖進光復鄉,不僅居民家園受損、還造成民眾傷亡;為此,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日(13)邀請內政部、原民會與農業部就「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與災後復原重建」提出專題報告並做備詢。
內政部長 劉世芳:「9月22日上午7時,農業部林保署即發布馬太鞍堰塞湖紅色警戒,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循著警政、消防、民政、原民等多管道多次通報該府(花蓮)相關機關單位以及光復鄉公所,應該執行疏散撤離工作。」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9月23日堰塞湖災害發生之後,本會隨即前進中央協調所擔任原民工作組的指導機關,並且參與復原重建以及收容安置組的工作。」
農業部次長 杜文珍:「目前從10月1號到12號,其實我們每天的監測都還是在持續在做,目前其實溢流口下刷速度已經減緩了、湖面水位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針對各部會首長的報告,民進黨立委張宏陸則語帶沉重的表示,這起花蓮洪災是可避免卻未避免;而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更質疑,中央政府在此次災害應變中,未能及時掌握堰塞湖變化並妥善處置。
內政部長 劉世芳 VS 民進黨立委 張宏陸:「在那邊有一個大馬村的村長,整村的人人家是不是都撤離?(是,王梓安王村長。)對,這是不是可避免(災害)?(是的。)是不是,對嘛!我覺得我們這一次要記取這個教訓,大家都知道撤離當然是地方政府的權限,但中央跟地方要一起配合才能完成。」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就因為你們的掉以輕心,讓整個應變的機制從源頭就已經失能了,我覺得很奇怪也納悶,既然中央已經知道這麼嚴重,為什麼不召開一個非常正式的記者會對外來說明有可能這個堰塞湖會造成什麼樣的災難?」
除此之外,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更點名內政部長劉世芳到現在都無法明確說明花蓮洪水事件到底是堰塞湖溢流還是潰壩,並痛批中央決策混亂造成撤離作業失準。
農業部林保署署長 林華慶 VS 國民黨立法委員 傅崐萁:「從259戶的楊柳颱風改成縮小範圍(撤離)180戶,這是農業部的資料聽清楚,所以這不是不教而殺而已,是農業部的範圍(撤離)整體一直在縮小。」
劉世芳表示,目前將依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秉持「先救災、再究責」的原則,同時落實「確實、限時、定時」三項目標,協助花蓮受災居民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