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流浪犬貓衝擊生態 民團發聲促政府重視

大綱

在流浪犬貓零撲殺政策後,雖有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絕育和收容,但棄養問題、源頭管理不足等問題,使流浪犬貓數量仍在增加,對野生動物構成致命威脅,民團與學者今日(10)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從源頭有效管理流浪犬貓,避免生態持續惡化。

近年來流浪犬攻擊事件層出不窮,不僅有民眾受害,甚至威脅到在地野生動物,造成死亡威脅。而流浪犬貓雖然不會主動攻擊,但卻可能成為病原的傳播來源,讓保育物種面臨傳染病風險,對生態同樣構成威脅。為此民團與動物保護協會共同發布記者會,向政府提出訴求。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孫敬閔:「這張圖就是過去十年,全台灣穿山甲被犬隻攻擊地點的分布圖,可以看除了宜蘭花蓮比較少的案例之外,幾乎全台灣的各縣市的淺山山區的環境,都有穿山甲被犬隻攻擊的紀錄跟報告。」

犬隻攻擊致死最常見的前三名多是部落山區常見動物,分別是山羌、穿山甲與白鼻心。專家表示更大的隱憂是,犬貓對野生動物的威脅不僅僅是攻擊致死,更潛藏著傳染病傳播的風險。

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獸醫師 蕭舜庭:「其實這些流浪犬貓牠們在野外活動,牠不只是造成牠們跟野生動物之間疾病的交叉感染,牠也可能會造成人類跟這些動物,不管是野生動物或流浪動物的疾病互相交叉感染。」

農業部動物保護司科長 鄭祝菁:「所以包括我們後續的遊蕩犬隻推估調查,我們一定會針對這個採樣的樣本區去增加您剛剛提到的一個淺山跟海邊這一部分,也會把它進一步納到我們應該調查的範圍。 」

民團與學者強調,除了政策面積極改善,也呼籲民眾不要隨意棄養,正視餵養遊蕩犬的議題,唯有從源頭管理流浪犬貓、民眾善盡飼主責任,才能有效減少流浪犬貓,同時守護野生動物生態。

責任編輯:王涵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