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指出,有病友因罹患弱勢癌症,面對高額醫療費用難以負擔,甚至憂心年幼女兒在未來可能遺忘父親的存在,說到此處一度哽咽。癌症希望基金會4號上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廳召開記者會,指出與前三大癌別健保給付用藥完整情形相比,發生率位居六到十位的口腔癌、胃癌、子宮體癌、卵巢癌都屬於資源弱勢的癌症類型。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 羅盛典:「你很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下一代,結果你不幸得了癌症,你的子女們為了這個必須中斷學業,這難道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嗎?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會想要看到。」
台大醫學院教授 黃韻如:「子宮內膜癌的缺口,是我們到現在這幾年還沒有給付任何的新藥,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更大的問題是,我們過去一直以來常用的基礎化療藥物,現在都還是自費。」
羅盛典指出,近五年新納入健保給付的癌症藥物中,有 67% 設有限縮條件,實際可獲給付的藥物有限。部分弱勢癌症甚至連基礎化療都未納入健保,迫使許多癌友自費治療,不僅可能因此放棄治療,也加重家庭經濟壓力。
子宮內膜癌病友 愛麗絲:「因為很意外做了這個療程,我才發現到我用的藥100%自費,因為我在台大治療這段期間,我真的碰到非常多的癌友,很多人一聽到那個費用,我真的碰到他說就直接放棄好了。」
卵巢癌病友 小香:「我目前為止是自費了大概將近100萬,那我自己本身是有傳統醫療險,那我的實支實付保險,真的是買得太晚了,因為我是在買了實支實付的保險之後癌症等待期90天我就確診癌症。」
病友感謝台灣健保提供的支持,但仍期盼晚期治療藥物能納入給付。羅盛典呼籲政府,應讓胃癌、子宮內膜癌等弱勢癌症病人的治療資源更平等,讓更多病友在與疾病奮戰的過程中,能獲得實質幫助與希望。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