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軍人節忠烈祠秋祭 賴清德:台灣不拿槍桿紀念

大綱

9/3九三軍人節,總統賴清德前往忠烈祠主持秋祭典禮,向為國犧牲的軍人致意,隨後賴清德在臉書貼文,指出台灣人民熱愛和平,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而是緬懷先烈、記取歷史的教訓,當中更以「終戰80周年」詮釋這段歷史;不過這被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批,以戰敗國觀點出發,國軍抗戰勝利的歷史不容扭曲,抗戰與終戰的說法受到討論。

總統賴清德在九三軍人節這天,前往忠烈祠主持秋祭典禮。

九三軍人節由來,在民國35年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尤其是指二戰迎戰日軍的勝利。然而近日總統賴清德,則以「終戰」一詞替代抗戰,強調是中華民國政府領導勝利的國民黨主席,則痛批歷史不容竄改。

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賴清德總統竟然以戰敗國日本口吻,用終戰來形容抗戰勝利,用終戰來形容二戰勝利,我覺得這真的是國人之恥。」

會出現抗戰、終戰,不同的角度。有學者認為源自不同的歷史脈絡。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可能對於在日本統治之下,曾經是法理上是日本國民的這群台灣人而言,當然有一些人是心向中國,但也有一些人因著各種歷史理由,總覺得對於原來的殖民母國,保持一定的感情連結。」

抗戰、終戰在漢人之間有不同的詮釋角度,尤其對原住民族來說,又是不同的歷史境遇。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對於原住民族而言的話,有所謂勝利或戰敗嗎?我不覺得這麼認為,我甚至開玩笑說,在這過程當中我們原住民都是被擺佈者。」

以原住民族觀點,戰爭結束或許是中性說詞,但無論終戰或是抗戰,陳張培倫認為很難存在標準答案,因為都有可能否定掉了另一方的歷史記憶。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