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丹娜絲災後通訊中斷 立院要相關單位檢討

大綱

訊號通與不通,連動著地區受災後的備災應變能力,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導致多處地區通訊中斷,部分地區尚未修復。立法院交通委員會4日邀集各部會及通訊業者檢討應變機制,並強調未來應加速建置高抗災基地臺,避免偏鄉再次發生通訊孤島的情形。

自7月以來,台灣中南部頻遭風災、雨災的侵襲,尤其7/5的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導致多個地方的通訊中斷,部分地區目前尚未恢復。為此,立法院交通委員會4日邀集數發部、NCC、中華電信與台電等多個單位,就災後通訊搶修與應變機制進行報告。

民進黨立法委員 李昆澤:「整個通訊的品質還是因為常常頻繁地斷訊、網路不穩或者是有線電視停播的狀況,造成這種通訊孤島的狀況。對人民的生活,衝擊非常地大,數發部跟NCC責任非常地重大。」

根據中華電信統計,截至7月底,雲嘉南部分地區仍有兩千多戶的市話與33個行動基地臺尚未修復。董事長簡志誠表示,若未來天氣狀況良好預期8/20前能完成市話修復,而行動基地臺的部分,則預定在10月底前全數修復完畢。NCC代理主委陳崇樹則補充,目前每天仍有30多輛行動基地臺車在嘉南地區進行支援。

中華電信董事長 簡志誠:「以中華電信的修復能量,一天如果天氣好,可以到五百到一千(戶),但是在修的過程當中又增加了障礙,所以一天現在修復能量是三百到五百(戶)。」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代理主委:「我們也請業者就這部分,就近旁邊已經有修復的基地臺,調整天線角度來補足涵蓋,也派行動車來補足臨時基站所涵蓋不足的地方。那目前大概每天都還有30餘部行動車在災區來部署。」

針對未來易致災地區的通訊強化,數發部次長闕河鳴表示,將輔導三大電信業者精進災區通訊韌性以及加速建置具72小時備援電力的高抗災基地臺,研議光纜地下化的可行性,並優先針對避難場所等易受災害風險的地區進行辦理。

數發部次長 闕河鳴:「所謂的高抗災基地臺就是,它可以具72小時的備援電力,並耐15級強風也具有第二傳輸電路的韌性措施等等,這些我們會優先在災區進行建設。」

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多數偏鄉地區仍然在災後有通訊中斷的問題,未來如何提升災後應變的效率、強化偏鄉通訊的韌性,讓易致災地區的居民不再陷入通訊孤島的情形,將考驗未來政府整體防災的應變能力與決心。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