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山區11日雨勢趨緩,三地門鄉長巡視易淹水及野溪易暴漲區域,派駐人力進行清除作業,同時提報基礎及改善工程計畫,避免災害發生。
三地門鄉長 曾有欽:「我們有去原民會去提出我們三地門鄉的一些鄉鎮的發展(需求),基礎建設或是部落的道路,那個就包含災修。」
鄰近三地門鄉的高樹鄉新豐村,因大雨導致當地著名景點「大津瀑布」水量暴漲,疑似土石堆積,造成滾滾泥水沖往路面,畫面怵目驚心,目前相關單位已經派怪手山貓清理。
高樹鄉長 梁正翰:「橋比較窄而且地形比較奇特,我們也在跟縣府這邊研擬,研議看看未來這個地方,可以做一個相關的改善。」
而屏東沿海地區的東港鎮,東津里因部分地區排水不及、海水倒灌,再度積水成災。
東港鎮東津里民:「(這樣生活會很困擾)附近的居民會覺得困擾,我們也是覺得很困擾(很困擾)對啊,(進出都不方便)對。」
颱風快閃,加上颱風尾帶來的連日豪雨來襲,屏東農損已飆破8000萬元,縣長周春米11日勘災農損後向中央喊話,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農作如何控制風險,也應該列入災後檢討的一環,不能每次都靠天然災害救助,應評估更穩固的農業資材。
屏東縣長 周春米:「農業器具的部分,大家都晉升到錏管,當然它的價格會比較高一點,我們後續中央跟地方這邊會來檢討,是不是來建構一個更具韌性的農作的生產環境,讓我們的農民朋友,在面對極端氣候的時候,有一個更好的依靠。」
周春米表示,丹娜絲颱風來得急促,加上連續強降雨,對屏東原鄉山坡、農田作物及基礎設施造成全面衝擊,不僅要強化災後復原,更要加強災前準備與風險管理,現行的農業生產模式、資材供應、設施設計甚至補助制度,都應該全面檢討與調整,地方政府會全力配合中央,打造更具防災韌性的農業生產環境。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