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歷史事件的來闡述撒奇萊雅族形成當代現況的脈絡,其中加禮宛事件抗清戰爭史也再度勾勒出族人的歷史傷痛,首屆撒奇萊雅族論壇,吸引來自各地的族人一起透過這個平臺交流分享屬於當代的故事。
青年 Kilang Buyal(許國華):「希望可以在這個活動上面,能夠再重新互相理解,現在每一個人的觀點是有哪些,然後讓撒奇萊雅族的語言,還有文化可以更多元,更能夠回到個人身上的文化還有生活。」
族人提到,受到抗清戰爭的影響,祖先被迫向外遷徙形成10個聚落,卻同時造成族群人口離散,因此透過平臺凝聚力量也相對重要。除了7個主題的講座之外,夜間還有輕鬆愉快的歌謠傳唱及音樂創作晚會,透過音樂,拉近彼此的心。
國福撒固兒文健站負責人 Bulaw(黃洄):「很多的族人往外遷移的時候,相對的不只流失土地,也流失了一些文化底蘊,藉由這個機會,我們把族群拉在一起以後,然後我們再把部落推出來,我的期許是我們可以再更團結,因為我們的力量是很分散的,如果團結在一起的話,我覺得應該會有很不一樣的場景會出現,就像有當代證明的服飾,有當代的祭儀,這些都是我們身體的一部份。」
世新大學撒奇萊雅族知識中心計畫主持人 馬紹.阿紀:「族群人口雖然少,但是凝聚的力量非常的強大,所以那個速度也會很快,對世新大學來說距離不是問題,而是能夠聚集族人的力量,一起來建構這個知識體系。」
知識中心未來也會把三年來的調查成果集結成冊,目標作為族群文化延續以及校園教材的推廣使用。族人也期待未來能夠有效整合資源、人力還有外部單位的力量,走出撒奇萊雅族的當代格局。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