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輔導青少年的重要場域,教育部113年起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進行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希望透過友善空間降低走進輔導諮商的心理壓力,提升學生尋求協助的可能。
台灣設計研究院長 張基義:「讓環境安頓下來,人的心靈就會安頓下來,不管是空間動線的調整、光線,還包括植栽,各方面都有很多創新的成果。」
設計師考量諮商輔導需求、依照人本理念,設計適當的空間讓諮商學生更有安全感,更專注在自己的內心,也讓空間成為心理師的助力。
設計師 簡瑋杰:「它有非常高的一個385公分的高度,那我們在局部的空間去做一個降低,讓這個整體的空間,是比較偏穩定的一個狀態。」
淡江大學心理師 林怡君:「不只是硬體上的升級,我覺得更是對心理健康的深層投資,對!而且是對於每一個走進諮商中心的學生,帶來了我被重視,跟我被好好照顧的真實感覺。」
除了改善諮商輔導室空間,立委也指出宿舍改善與校園引進陪伴動物,也是照顧學生心理健康的可行方式。
立法委員 吳思瑤:「現在新宿舍運動百花齊放,總共十年83億,國家來補助大學宿舍改造,校狗校貓還有很多的功能,譬如說它對於情緒諮商,它對於特教是都有好的功能的。」
透過空間設計照顧下一代人的心靈,是長遠的人才養成所需的隱形投資,期待未來有更多校園以多元的方式,照顧學生心理健康。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