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研究院14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提醒大家氣溫變化太劇烈,可能會讓中風風險大大提高。研究團隊分析20年的健保資料,發現只要兩天內氣溫驟升超過6度,或是驟降超過14度,不管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中風,風險都有可能翻倍。
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吳威德:「高溫的一個部分,其實從高溫的一個衝擊的部分,主要就是因為你高溫你就會脫水、缺水,缺水之後你的血液就會比較濃稠,濃稠之後就可能造成你的血液濃縮的狀況,到最後你的板塊,就會開始一些粥狀的一個硬化,然後開始會有一些凝結的現象。」
國家衛生研究院組長 陳永明:「很熱的地方,而且越來越熱的地方,到一個很冷,然後又回到一個很熱,就是我們凸顯這個溫差的改變,我想這就是氣候變遷,對我們過去所熟知的一些環境,事實上它已經帶來了一些改變。」
研究也發現,其實不只是熱浪或寒流,溫度一下子變化太快,才是最危險的。尤其像長輩、慢性病患者這些高風險族群,如果能從平常的吃飯、作息開始注意,就有機會降低中風的風險。
烏來信賢文健站照服員 Misa Yuki(高筱珍):「像一些膳食纖維、蔬菜、水果,堅果類的這些都可以多吃,然後最好是禁一些油炸的,然後像一些辛辣的,或者是暴飲暴食、酒精這類的,盡量不要這樣子。」
氣候變遷已經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健康風險也跟著升高。怎麼把天氣預警和健康照顧結合起來,會是下一步的重要課題,預防中風,除了注意氣溫變化,更要從每天的生活細節做起。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