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足對戰紐西蘭國際友誼賽因場地問題導致取消的風波逐漸延燒,再加上台灣已經多年沒有舉辦女足國際友誼賽,在場地調度失靈,連帶影響賽事轉播跟售票觀賽等面向爭議也浮上檯面;球員看到這樣情況,也感到遺憾,台灣女子足球員工會也公開聲明,呼籲政府應落實對於單項協會監督能力,而足球協會應該要在女足的對待上做到等同男足最基本的同理與尊重。
台灣女子足球員工會理事長 Panay(王湘惠):「這個部分也是看到台灣舉辦(國際友誼)比賽的措施跟危機(處理)的能力可能不足,對台灣女足來講不僅影響到球隊的備戰狀態,也消滅球員和球迷的心理期待。」
此外,以我國球隊的對外競賽較少的情況下,這次台灣身為地主隊具有主場優勢、可以吸引更多國人關注,而友誼賽的成績也攸關台灣在2025東亞盃及2026亞洲盃的世界排名,並非僅有賽場上的輸贏關係,因此事關重大。
國小足球隊教練 Sra Ado(何孟婷):「因為可以促進我們國家的女足發展,更可以在基層上面可以看到我們不足的地方、跟國外相較之下我們的距離差多少。」
台灣女子足球員工會理事長 Panay(王湘惠):「我們所打的這些國際友誼賽它都有一個積分會影響我們的世界排名,那積分排名也會影響到可能在2026年亞洲盃或者是世界盃賽的對戰小組裡面,去決定你是落在第幾種子。」
對此,體育署將針對足協提出行政懲處,取消原定補助300萬元,包括住宿等相關費用由足協自行承擔。
民進黨立法委員 李坤城 VS 體育署長 鄭世忠:「要怎麼樣去做懲處這部分我們目前正在研議,打算這次的賽事就不核定給(足協)他們,住宿所有相關費用都由他們自行承擔,但是我們先把國際賽的部分先做懲處。」
只是中華足協每年申請體育署補助經費高達一億多元,未來將會如何改善提升台灣足球環境?各界也高度關注中。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