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代表 余珮君:「希望可以在校網上建立一個專區,每天拍當天的桶餐的照片上傳到校網上,讓家長可以看當天到底吃什麼,同時可以關注小孩在學校的狀況。」
為了保障營養午餐的健康與安全,立委們聆聽學生代表的意見,從2021年開始,民間與跨黨派立委陸續提出規範營養午餐的專法草案,而《學校供餐法》終於有望在這個會期通過三讀;除了立法過程中納入學生意見,立委們也強調學生的表意權是重要的立法方向。
民進黨立法委員 陳培瑜:「在吃的是孩子不是家長,所以兒少的意見一定要被納入。」
花園國小教師 劉雲杏:「滿意度調查,對,學生可以發表說『我覺得太油了、我希望肉多一點、我希望什麼什麼少一點。』(小朋友真的有反映過嗎?)真的會,因為每個學校都要,每個學校、每個學期都要做這種調查。」
除了聆聽學生的意見,也能在師生間的討論過程中深化食農教育。
民進黨立法委員 吳沛憶:「從中央的到地方政府、到學校裡面的午餐委員會,都應該要有一定比例的學生代表,討論的過程當中我們就會知道說到底我們吃下肚的東西它產地哪裡來、它是如何來生產的。」
花園國小教師 劉雲杏:「像我們(學校)之前我們有種香菇,學校(菜單)開了香菇,那我們香菇的香菇就不跟盤商拿,我就會直接說我們的香菇是在地食材、我們自己學校自種,因為這也是食農教育。」
營養午餐是學生重要的營養來源,不論是立法統一保障或是師生間更頻繁的討論,都能讓學生吃更幸福安心、更有教育意義。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