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構樹皮結合竹編製成的燈飾,將原本平淡無奇的家具,變成精美的工藝品,讓透出的光澤也蘊含自然溫暖的亮度,令人目不轉睛。
透過多年嘗試與失敗之後,鳳信部落有一群部落媽媽走出樹皮布的新面貌,把過去祖先製作樹皮衣的技術延伸到家用品及服飾而且更具有工藝等級,但過程中也需要充分溝通才有辦法製作完成,再加上敲打過程中的力道角度以及素材纖維的硬度都會影響成品的整體質感。
全國Pangcah文化產業促進會專管經理 伊詠.優禧姑:「(有時要跟他們溝通協調,有沒有困難的地方)當然有啊,因為她會說以前又不是這樣做,到你這裡怎麼要做這樣,很高興的是因為我們有國外的訂單,大家就很高興,原來你的想法是這樣,就會慢慢地懂得,我們到底在做什麼,而不是說只是敲樹皮。」
全國Pangcah文化產業促進會執行祕書 Nakaw(陳秋美):「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怎麼樣去打造這些商品,可以讓跟我們下訂單的客戶,有一個很好的交代,這個就是我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過去鳳林給外界的印象大多是客家小鎮,因此除了樹皮布產業之外,族人也嘗試打造原民風格的深度遊程,提升部落的能見度。
全國Pangcah文化產業促進會執行祕書 Nakaw(陳秋美):「鳳林不只是客家小鎮,其實他是個多元族群的小鎮,帶領大家讓遊客看見原住民的文化,這個是我們首要的目標。」
Nakaw說要將部落原有的傳統工藝形塑成能夠受到社會大眾青睞的工藝品,是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絕非空穴來風,而下個階段的目標就是盤點部落資源、媒合在地人才,創造傳統工藝產值,才能持續發揚鳳信部落的軟實力。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