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鳳梨、釋迦去年遭中國暫停進口 今年12月產季售價砍半產量過剩!

大綱

今年9月中國大陸暫停台灣釋迦進口,當時農委會祭出拓展內外銷以及開發加工食品等促銷手段,目標是銷出1萬3千噸鳳梨釋迦,但這些做法看在產地台東縣的農民眼裡卻很無感,因為進入12月的盛產期,往年A級果1斤動輒60元,現在只剩半價,集貨包裝廠也採限量收購,導致7成釋迦變落果丟棄。

一顆顆色澤飽滿的鳳梨釋迦準備出貨,12月進入鳳梨釋迦盛產期,不過這豐收的季節,農民卻笑不出來。

果農胡泉和陳善申說:「以往就是5、60塊,今年的話就是2、30塊,幾乎比成本還要再低。」「我們送出去的3成,7成的在地上,沒有人要啊,包裝場要限量啊,他不可能每一次都跟你收那麼多。」

今年9月中國對台灣釋迦祭出禁令,導致國內鳳梨釋迦產量過剩,相較往年A級果產地收購價1斤動輒60元,如今卻直接腰斬,而集貨包裝廠也限量收購,農民只能看著釋迦變落果,心淌血卻也無可奈何,儘管農委會祭出拓展內、外銷通路以及開發釋迦加工食品,三支箭搶救,但農民卻表示目前訂單依舊沒起色。

台東縣釋迦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王志偉說:「農委會的好釋連連訂單,我問了太麻里鄉的農民,東河鄉的、鹿野鄉的、台東市的都沒有,我自己的合作社也都沒有。」

果農郭勻貴說:「現在我們要的還是外銷的通路,這是一個事實啦。」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全聯及家樂福往年我們可能在市場上,基本上都不會販賣我們的鳳梨釋迦,今年也都有成立了專區,而且從12月1號開始已經會做這些鳳梨釋迦的販售。」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強調,公部門協助通路平台採購,主要是補足鳳梨釋迦過剩問題,藉以達到產量調節與穩定價格;但農民則不滿表示,盤商以平均每斤不到30元價格少量收購,早已不敷成本,還是期待中央能盡快重啟與中國外銷通路談判,延續辛苦10年經營的外銷市場。

整理:施容亘/責任編輯:德蘭亞朗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