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耕耘傳統藝術文化 布農口簧琴研習開課!

  • 發布:2024-06-06 12:34
  • 南投信義
  • Hundiv

大綱

口簧琴過去也是布農族傳統的音樂技藝,但隨著時代社會變遷,這項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危機,為了能夠找回過去族群的傳統樂器,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辦理口簧琴研習課程,希望讓族人認識這項傳統樂器,也學習吹奏技巧。

在講師的示範講解下,學員認真地學習吹奏技巧,口簧琴是許多原住民族中相當常見的傳統樂器,但對布農族人來說,部落裡已經越來越少看到之外,甚至也有族人不知道族群過去也有在彈奏口簧琴,因此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辦理口簧琴研習課程,找回族群傳統文化。

明德部落居民 金凱祥:「在學的過程中其實滿有趣的,因為你不同的嘴型,都會有不同的聲音,我是希望我們就是年輕人可以多對於我們自己文化可以多一些認識。」

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理事長 全秀玉:「因為口簧琴也是我們布農族的,就是一個樂器之一,我們學習才不會忘記我們,原來有的一些樂器這樣子。」

協會表示,布農族的口簧琴多屬於單簧,琴聲窄聲音會比較高,雖然音域沒有其他族群這麼多元,但運用拉扯細繩以及吸氣、呼氣的技巧,也會有豐富的旋律節奏。

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總幹事 王國慶:「泰雅族因為他們還有雙簧,3簧4簧5簧等口簧琴所以看起來是比較多元,但是單簧的吹奏技巧裡面,其實它有很多吐納的方式可以,吹奏不一樣的旋律,是各有不同所以我們會互相學習。」

明德部落居民 Umas:「也讓自己感受一下祖先在彈奏,這個口簧琴的時候他們的心境,他們就是說所表達的那種意象,也讓我們能夠更加地對這個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進而去擁護它傳承它。」

除了口簧琴的課程,布農文化協會也有辦理過杵音、古調傳唱等傳統文化的研習教學,值得一提的是協會的合唱團,也是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之一,除了在國內、國外推廣布農族文化讓大家認識,也在部落裡積極深耕傳承工作,讓族群文化得以永續下一代。

責任編輯:吳柔思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