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文 祭典活動 太魯閣族 銅門國小 食米學園計畫 香蕉飯 食米學園計畫 太魯閣族長者教童製香蕉飯 22 教室後方花圃設置了一塊小農田,讓孩子們進行插秧體驗,學生們互相合作將一株一株的秧苗插入泥土,即使雙腳沾上泥巴也覺得新奇有趣、也讓學生們體會食物得來不易。 2024-10-10 12:40
祭典活動 古調 國慶 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 阿勒飛斯藝術團演出 展原住民族豐美文化 30 成立7年的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曾多次在國內賽事中獲獎,這次舞團以現代藝術表演形式演出,帶來了120位舞者串連六首古調歌曲,分享花蓮六大原住民族群的傳統樂舞,搭配優美而有力的肢體動作融合歌聲,訴說了花蓮在地族群的歷史與生命力,象徵著族群文化的延續與共存,整場演出不僅讓現場觀眾沉浸其中,也透過直播向全世界展現了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魅力。 2024-10-10 12:17
祭典活動 國慶國歌領唱 尼布恩合唱團 古寧頭英雄領唱國歌 「原」聲飄揚國慶大典 71 國歌領唱一開始,由2架黑鷹直升機伴隨護契努克運輸直升機,吊掛巨幅國旗通過觀禮台,展現磅礡氣勢,今年還特別邀請古寧頭戰役的3位老英雄親自領唱國歌,再次呼喚所有國人熱愛國家。 2024-10-10 12:12
祭典活動 北一女 國慶 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 國慶大典熱鬧登場 3階段節目亮點一次看 59 序幕暖場由勇鷹高教機五機大雁隊形,飛越典禮臺開場,帶起國慶大會的熱鬧氣氛,接托北一女及國軍的儀旗隊帶來動感演出。 2024-10-10 12:10
人物 祭典活動 113年國慶大會 總統賴清德 團結台灣共圓夢想 總統發表國慶演說 25 總統 賴清德:「身為總統,我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並且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我的使命也是保護全體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堅定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跟民主國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靠實力確保和平,讓世世代代皆能安身立命,因此我在總統府成立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這三個委員會環環相扣,都和國家韌性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強韌的台灣,積極應對挑戰也加深台灣跟國際社會的合作。 2024-10-10 12:08
祭典活動 體育 vuvu運動會 屏東牡丹 東源村運動場 屏東牡丹vuvu運動會 六村長輩展現活力 32 哨聲一響,長者們將彈力帶運用雙腳向後傳,看得出來長輩們的下肢還是相當靈活。 2024-10-09 19:38
祭典活動 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 雙十國慶 阿勒飛斯藝術團率120人 登國慶大典演出 107 舞者們跟著音樂一起吟唱、舞動肢體,為雙十國慶演出進行最後的彩排,大家都非常地專注投入;113年國慶大會活動邀請花蓮縣府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在主題表演時段一同演出,呈現花蓮多元族群文化。 2024-10-09 19:21
祭典活動 台東冰咖啡創意大師賽 台東冰咖啡創意大師賽 打造在地代表飲品 37 由台東縣府所舉辦的「台東冰咖啡創意大師賽」,8日在縣府大禮堂盛大舉行,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咖啡師參賽,每一杯咖啡不只要比手藝、還要融合在地創意。 2024-10-09 12:43
祭典活動 中排灣族語 口譯老師 賽德克族德鹿谷語 雙十國慶 雙十國慶典禮 以中排灣、德鹿谷語全場即時口譯 55 雙十國慶即將登場,6日在總統府前進行彩排預演,隨著《國家語言發展法》的推動,自111年首次在雙十國慶典禮新增原住民族即時口譯;今年則是以中排灣族語及賽德克族德鹿谷語作為國慶日全場的即時翻譯。 2024-10-07 19:06
原鄉 祭典活動 花蓮玉里Lohok部落 距離 都會青年 領青年找回家路! Lohok部落號召返鄉傳文化 308 Lohok部落青年 Mahengheng Icyang:「每年都會回鄉,但是不知道部落到底大家是怎麼樣、或者是說根本不認識部落的人」 激動地說出心中無奈,老家位在花蓮玉里Lohok部落的青年,講出許多都會青年的心聲,凸顯出返鄉這條路困難重重,而語言的隔閡,可能也拉鋸了青年與部落的距離。 2024-10-07 12:43
生活 祭典活動 Ta–ai夜祭 吉貝耍部落 拜豬還願儀式 西拉雅族 吉貝耍Ta–ai夜祭拜豬還願豬隻少 面臨文化危機 107 西拉雅族人圍圈牽曲,台南東山吉貝耍部落Ta–ai夜祭,在10月6日深夜至7日凌晨登場,作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吸引不少民眾觀禮;但今年在拜豬還願的儀式上罕見剩下三頭豬,雖然拜豬數量會因還願人數多寡有變化,但據族人表示平均都有10頭左右,今年恐怕是最少的一次。 2024-10-07 12:30
祭典活動 Alefis 國慶典禮 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 阿美族語 阿勒飛斯藝術團雙十典禮預演 傳遞生命力 138 穿著黑色服裝,展現優美歌聲及動人舞姿的,6日在總統府前,特別為國慶典禮預演的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Alefis,阿美族語譯是老鷹的意思,象徵勇士的精神。 2024-10-06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