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削過的黃藤細繩穿過橫放在屋頂的箭竹後,纏繞起來固定曬乾的茅草,才能達到排水的效果。太巴塱部落Kakitaan家屋,是過去傳統領袖的居住區域,馘首祭的敵人首級也會放在這裡祭祀。第59代Kakita’an繼承人Tipos表示,受到社會變遷影響,現在改成每4年翻修1次,預估每次的工程都要用到至少1千把以上的茅草,因此也需要許多人力才能完成。
太巴塱部落第59代Kakita’an繼承人Tipos Saomah(何玉蘭)指出,「1年至少要採集3百把茅草,如果不夠的話是沒有辦法翻修屋頂的,所以我們每4年進行翻修,這幾天完成這項工程變得美輪美奐,所以我們藉由Pakaen(祭貢品)的儀式,跟祖靈們分享喜悅」。
而屋頂翻修工程也包含及家屋內外硬體的維護保養,還要檢查防蛀狀況等等,工程內容繁瑣不得馬虎。但受到人口外移的衝擊,傳統工法的永續問題也受到考驗。
家族成員Rata’ Lo’oh (何致傑)說,「部落的青年們如果有意願的話,就過來參與吧!跟隨著我們的前輩們,學習實作建構家屋,傳承過去祖先們的建築工法」。
由於Kakitaan家屋存放許多祖傳文物以及祖靈柱,是重要的祭祀場域,目前也被列為國家文化資產。家族成員未來將持續守護家屋,分享太巴塱部落的人文歷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