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關注氣候變遷、各國陸續提交永續治理成果的此刻,新北市府也在19日推出全新的2025年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把永續帶入到市民每天的生活裡頭。而為了響應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在2019年新北市府就率先全國提出檢視報告。
新北市長 侯友宜:「因為氣候變遷這個議題,讓大家更關注,一個韌性城市到底跟永續要怎麼樣並肩作戰,所以我們在第二本(VLR)是在2021年就提出來,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因為在這段時間裡面,我一直強調在城市治理過程當中,永續絕對不是一個環保局,永續是一個城市治理,最重要方向是要跨局處,甚至要跨各縣市,甚至要跨各國籍,大家一起併肩作戰。」
而VLR指的就是地方自願檢視報告,而這項報告是用來檢視城市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度的工具,而今年公布的報告裡頭,提出從河川巡守、影像教育再到地方市場的轉型,共53個案例、82項的永續指標。現場也邀請民間夥伴分享行動成果。而長期用影像推動環境教育的「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從 2021 年開始全台校園公播計畫,只要學校提出申請,基金會就會提供”看見台灣”這部影像帶進校園,希望讓孩子在學習中打開視野,也珍惜這片土地。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我們基金會在成立之初,對於環境教育這邊特別有感。那我們就在想說,怎麼樣能夠把『看見台灣』這樣的理念,帶到全台灣的每一個地方。就是連我們也真的不放過每一個偏鄉跟部落。我想,尤其是越是山上,越多我們原民的孩子。希望這些原民的孩子,能夠跟著我們一起成長。對於台灣的環境能夠有更多的看見、更多的認識、更多的理解之後,他們會更愛這塊土地。」
侯友宜最後也表示,永續行動從不是單打獨鬥,未來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讓永續成為市民每天都感受得到的城市日常。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