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下游解除紅色警戒!
根據林保署花蓮分署空拍,目前堰塞湖面積八公頃,蓄水量33.7萬立方公尺,已經減少超過100萬立方公尺;而在11/13新形成的堰塞湖,目前也只剩下15萬立方公尺,兩個堰塞湖都在穩定溢流中。
拚災後復原!
而這次溪水沖進萬榮、鳳林等地再度釀災,使得馬太鞍溪下游的居民又陷入恐慌。
針對這次釀災,經濟部也說明是因為溢流處本就沒有堤坊,也在11/13成功改道及封堵,而截至現在馬太鞍溪下游整治,已完成將近3千公尺臨時土堤復原與加固作業;另外截至11/9也完成約203萬立方公尺的河道疏濬,經濟部說進度已大幅超前;至於花45縣道的部分,則是要花兩天清淤完畢;而源頭的堰塞湖部分,這周工程會主委陳金德指出,要在明年六月前完成光復林道整理,讓機具可以抵達堰塞湖進行監測等工作。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 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
馬太鞍溪下游地區歷經一場又一場的溢流洪災,家園重建百廢待舉。
行政院也通過了相關特別預算原本規劃250億,但也想到這次萬榮、鳳林災情,再把特別預算提高至270億元,其中最多的是水利設施復原,預計要99億,其次就是道路交通、衛生環境,而堰塞湖整治也有14億元,另外像原民會也分配到5億元,要辦理原住民族貸款、利息補貼、公共設施復建等等;而整筆預算案已送進立法院,下周就會啟動審查作業,到時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將報告備詢。
以上目前替大家整理的災後復原作業,也請馬太鞍溪下游的民眾,仍要隨時注意環境變化。
責任編輯:黃金倪
